上海技物所红外感存算器件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7-21 08:47:01 浏览:187次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为大规模硬件集成以及神经形态视觉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figurable, non-volatile neuromorphic photovoltaics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当前,红外感知系统使用独立的传感、计算和存储单元来处理传感终端中产生的海量视觉数据。冗余数据在传感器、计算器和存储器组成的分立式架构系统内频繁传输会导致高延迟和高功耗。因此,亟需研制能够实现集传感、计算和存储功能于一体的感存算一体新型光电器件。人类视觉系统具有强大的视觉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归功于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预处理以及大脑神经网络拥有高度并行计算和存储的功能。近年来,以此为启发,国内外科学家在传感器内计算以及感存算一体器件研制等方面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通过在二端结构背靠背光伏探测器中引入硫空位,利用脉冲电压调控硫空位的空间分布,影响器件的空间电势。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和波谱仪表征结果显示,硫空位的空间分布对金属/半导体界面肖特基势垒的调节作用,实现了零偏下11个正/负光响应态的非易失可重构。本研究构筑了光响应率可重构的感存算一体器件,实现了神经形态硬件迈向大规模和多维度的关键技术突破。

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