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纳米通道气体差异性传输与氦气富集机理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7-28 13:57:25 浏览:228次

       沉积盆地中的页岩是天然的纳米孔隙介质。天然气及伴生特种气体如氦气等的成藏和开发均受到泥页岩地层的影响。剖析泥页岩纳米孔隙中气体差异传输行为,利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并有助于揭示含氦天然气富集成藏过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周世新研究团队,系统比较了氦气、氮气、甲烷和氦气-甲烷混合组分在页岩纳米通道的差异传输行为。研究发现:(1)对单一组分而言,氦气的表观渗透率大于氮气和甲烷,特别是在低孔隙压力条件下(图1)。(2)甲烷的表观渗透率受甲烷吸附性影响,一方面甲烷吸附效应使通道减小,影响甲烷传输能力;另一方面甲烷吸附效应会增大通道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动量传输效率,导致切向动量调节系数随气体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大(图2)。(3)在甲烷-氦气混合组分中,氦气优于甲烷传输,且12CH4的传输能力优于13CH4,其传输能力的差异受混合体系各组分分子平均自由程和克努森数差异控制(图3)。研究显示,页岩纳米通道中,在压力梯度驱动下,含氦天然气中氦气优于甲烷传输是氦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地质条件下,富含天然气藏应该出现在盆地次级低压气藏中,而这些低压气藏在传统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易被忽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A laboratory observation for gases transport in shale nanochannels: Helium, nitrogen, methane, and helium-methane mixture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