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夏季降水变率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8-18 08:47:36 浏览:202次

       由于气温升高和降水变化,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的干旱加剧,给区域环境、水资源和农业都带来巨大影响。近些年来,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蒙古高原(MP)正在经历着严重的干旱,易发生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降水是影响干旱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近些年来的研究多致力于中国北部降水变率,而对整个蒙古高原降水变化的机理认识还不足。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揭示了1979-2021年蒙古高原夏季降水变率特征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蒙古高原夏季降水主导模态的年际和年代际波动明显。这种主导模态既受到内部大气环流的影响,也受到海洋遥强迫作用的影响。一个从北欧到极地和东亚的内部大气遥相关模态(NPE波列)被认为是影响MP夏季降水变化的关键环流因子。与NPE型异常气旋相关的异常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促进了MP降水的增加。此外,北大西洋偶极型海表温度异常可激发向东传播的纬向波列,增加MP降水量。

该团队也采用敏感性实验证实了北大西洋偶极海表温度异常对MP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大气内部NPE遥相关约占MP夏季降水总方差的21%,北大西洋海洋强迫相对较弱,解释了MP降水总方差的10%左右。

上述成果发表在大气科学期刊《全球和行星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