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苔藓促进土壤碳氮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8-22 16:22:52 浏览:207次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随着植被恢复进程的推进,石漠化地区土壤表层形成了约1cm厚的苔藓层,但其对下覆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关联的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三种典型人工植被恢复方式(单一人工林、单一牧草地、人工林间作牧草)长期观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苔藓移植和剔除处理,以无苔藓覆盖裸土和苔藓覆盖土壤为对照,分析了自然苔藓、移植苔藓和剔除苔藓对土壤碳氮指标、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处理一年后,移植苔藓增加了表层土壤可利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剔除苔藓减少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2)自然苔藓、移植苔藓和剔除苔藓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并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真菌与细菌比、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比)。(3)苔藓性质(生物量、碳氮含量、碳氮比、饱和持水量)以及受苔藓调控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均是影响土壤碳氮积累的重要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以Mosses stimulate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dur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humid subtropical area为题,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