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所揭示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区域差异及其与棕碳光吸收关联

发布时间:2023-08-23 09:36:12 浏览:221次

       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提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献,但关于青藏高原区域PBAPs的性质及其对棕碳贡献的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崇抒等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阿里、北麓河和青海湖)开展研究,探讨了PBAPs关键示踪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棕碳光学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东北和西南区域生物源组分浓度较高,核心区浓度较低,高原生物源气溶胶有显著的空间差异。PBAPs组分与一次棕碳光吸收的关联分析表明,PBAPs可能是高原西南区域棕碳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湖棕碳及其吸收埃指数最高,表明该区域非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贡献较大。该研究阐述了PBAPs和FSPD OC(生物源有机碳)的潜在贡献源区分布,包括青藏高原内部和恒河平原等。由于PBAPs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潜在影响,针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敏感区域开展其化学组成与棕碳光吸收之间关系的研究应给予更多关注。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