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8-28 08:58:30 浏览:220次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因此,揭示SOC稳定性机制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物与环境学科组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分子抗性和Fe、Mn矿物保护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机制。

研究表明:在表层土壤中(0-20cm),Fe、Mn矿物保护和分子抗性(热裂解产物)分别解释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16%和14%,同时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对其稳定性也有重要贡献;而底层土壤(>20cm),Fe、Mn矿物保护和分子抗性分别解释了9%和26%,表明分子抗性在底土中对有机碳稳定性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同时,研究发现植物来源的碳输入对底土中的SOC稳定性有重要贡献。矿物保护与分子抗性二者的交互作用在控制SOC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别解释了表土和底土有机碳稳定性的25%和39%,说明这种交互作用在底土中更重要。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