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健康院开发出基于CRISPR/Cas的多模态通用报告器检测葡萄球菌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志远团队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A Rationally Designed CRISPR/Cas12a Assay Using a Multimodal Reporter for Various Readout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展示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新型检测方法CAMURE,通过应用于检验葡萄球菌肠毒素A标志物,验证了CAMURE比DETECTR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广泛的临床和生物应用价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其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具有高热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常用的检测SEs的方法为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但这两种方法周期长、成本高昂、易受仪器限制,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基于Cas12a的新型多模态通用报告器(CAMURE)。使用新开发的CAMURE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发现,检测结果显示其与已报道的传统报告器相比增强了10倍的灵敏度,且配合多模式读数,可传达出与传统报告器相同的诊断结果。同时,该研究新研发的CAMURE可通过简单地重新编程引导RNA来检测所有基因编码的SEs,也可应用于其他感染和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该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快速的DNA提取方法,通过使用Triton X-100溶液在2-5分钟内在牛奶样品中提取出高质量的DNA,而无需使用商业提取试剂盒。这一方法可扩展到其他基因编码的疾病标志物检测。
该研究为快速准确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提供了新方案,并为更多病原菌的检测提供了可能。总的来说,该技术能够有效整合到当地卫生保健系统中。该方法可通过重新设计crRNA来检测其他基因编码的肠毒素和其他感染和疾病标志物,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病原体和癌症筛查,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和生物应用价值。
研究工作得到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