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揭示红色果实的色调不如红色花朵丰富

发布时间:2023-10-11 08:50:39 浏览:228次

       色彩在动-植物相互作用中至关重要。花和果利用色彩作为广告,吸引传粉者和散播者,同时回避潜在敌人(如啃食者)。传粉和种子散播是关乎植物繁衍、扩张的重要过程。这两个过程既相关又相似,却很少被同时研究。总体上,花比果的形态多样性更高。有研究初步证实了这样的格局。然而,花和果的色彩进化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纠缠交织,使得比较分析相当复杂。以往研究忽视了传粉者和散播者多样性及其色觉多样性本身的差异。是否有可能控制这些差异,对花和果的色彩进行比较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鸟是一类特殊的动物,既参与传粉又参与种子散播,且鸟媒花和鸟播果多为红色。该团队专注于和鸟类互作的红色花和红色果实,这控制了互作动物本身色觉系统的差异(鸟类色觉系统相对比较保守、一致)。此外,红色对于鸟类而言是醒目的色彩信号,适合以此特征研究动-植物互作,探索花(传粉过程)与果(种子散播)之间的内在差异。     

该团队此前收集了多种红色花的反射光谱,揭示了其变化格局,并阐明了红色花中的紫外反射组分对传粉过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收集了94种由鸟类传粉的红色花和99种由鸟类散播的红色果,并比较了它们的色彩特性。该研究在光谱空间和鸟类色觉空间中分析了色彩多样性;利用鸟类和蜂类色觉模型分析了色彩醒目程度。该工作利用两种红色(在短波段有副反射峰和无副反射峰)刺激信号,以鸽子为模型,通过受控的行为实验测试鸟类的色彩偏好。     

结果显示,红色果实的色彩多样性比红色花更低(图1),很少在短波出现副反射峰(图2)。鸟类色觉模型表明,果实在亮度方面比花更显著,但在彩调方面与花无差异。虽然鸽子能够分辨有或无副反射峰的两种红色,但无明显偏好。

尽管都是红色,但花和果仍在色彩多样性、光谱特性和色彩感知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这一研究涉及的互作动物仅为鸟类,因此花和果的这些差异无法归因于互作动物类群及其色觉特性的差异。     

导致红色花具有更高的色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与传粉者的关系比果与散播者的关系更紧密、更特化,致使花色分异更大;鸟媒红色花的进化历史更复杂、时间更短,致使鸟媒花保留了一定的祖先(可能是蜂媒花)的色彩特征。这暗示进化历史对花和果色彩影响深远,值得未来研究多加关注。     

相关研究成果以Red fruits exhibit lower colour diversity than red flowers asperceived by birds为题,在线发表在《功能生态学》(Functional Ecology)上。德国综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消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