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3-03-29 09:39:38 浏览:198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陈更新团队在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Deep-Sea Research Part I上。 

  热带南印度洋是链接东西印度洋、南北印度洋以及三大洋物质和水体交换的关键海域。然而,人们对该海域环流动力和水交换规律的认识相当匮乏。研究发现,在极端正印度洋偶极子年,赤道流、东印近赤道上升流、南赤道流(SEC)存在有效的动力和水源联系,导致热带东南印度洋上混合层和次表层相反的盐度异常,增强南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有效调节着该海域生产力的变化。 

  研究显示,风场异常会导致SEC向西北向显著延伸,呈“蛇形”结构,增强的西向淡水输送导致热带南印度洋次表层长时间淡化事件;而同时增强的东印近赤道上升流将高盐水输送至海表,并经由SEC和海洋波动向西南方向输送,导致上混合层咸化事件。在整个事件中,由于赤道潜流为上升流提供水源,因此赤道次表层的水体会出现在南印度洋的上混合层。 

  该研究明确了赤道流、水平流、上升流的三维联动规律,为揭示海盆和跨海盆的物质和水体交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海洋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等的支持。 

  三维环流联动导致的东南印度洋垂向上相反的盐度异常。赤道潜流EUC、南赤道流SEC、东印近赤道上升流Upwelling导致的热带南印度洋2019.09-2020.01时期上混合层和次表层相反的盐度异常(颜色);SCTR代表Seychelles-Chagos thermocline ridge。 

消息来源:中科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