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表中纬度高含量太阳风成因水2023/01/05前人通过对遥感光谱探测的研究发现,月表OH/H2O的含量与纬度可能存在正相关性,即从赤道向两极,随着纬度增加水含量逐渐增加,在极区达到最高值。有研究还发现,月表同一地区早中晚水含量有明显变化。例如,在赤道位置,月表水含量日变化可达200ppm,指示太阳风成因水在月球表面的丢失速率较高。美国阿波罗和苏联月球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均位于低纬区域(3.6°S-26.1°N),难以探究纬度(以及相关的月表温度)对月表水含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国嫦娥五号于2020年底成功着陆在月球,并采集返回了1.731k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在人类肠道宏基因组的古菌病毒研究中获进展2023/01/052022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马迎飞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etagenomicanalysisrevealsunexploreddiversityofarchaealviromeinthehumangut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首次对人类肠道宏基因组的古菌病毒进行深入挖掘与全面分析,揭示了人类肠道中古菌病毒组的多样性,推动了人类肠道古菌病毒组的研究进展。人类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与宿主的健康相关。除细菌外,肠道微生物群查看详情
- 科学家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2023/01/05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关注。201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YingmingZhao团队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的乳酸可驱动形成新型组蛋白翻译后修饰(PTM)——赖氨酸乳酰化(Kla),进而发挥重要的基因转录调控功能,从而为乳酸的非代谢功能提出了全新见解。作为糖脂代谢的关键器官之一,肝脏的多种病变与代谢查看详情
- 宁波材料所等在铁磁性Ru金属团簇的原位构造及催化应用方面获进展2023/01/05众所周知,金属在处于体态或团簇状态下因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而具有不同的应用。对于3d金属如Fe、Co和Ni来说,小尺寸团簇使得能带变窄、电子局域增强、磁性会较体态显著增强。而对于4d金属如Ru等来说,其团簇倾向处于非結晶学的对称(non-crystallographicsymmetry)状态,可表现出体态金属不具有的铁磁性状态。长期以来,研究普遍认为金属团簇的这种对称性及配位环境的改变与其表面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相关。然而,对于如何在4d金属中创造出鲁棒性的铁磁性,以及如何通过d轨道电子的局域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等在灵芝酸高效异源生物合成研究中获进展2023/01/05灵芝酸是灵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类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灵芝酸主要包括两类,即四元环上含有共轭双键的为II型灵芝酸、含有单个双键的为I型灵芝酸。其中,II型灵芝酸在灵芝中占比较大、生物活性更高。灵芝酸普遍具有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等生物活性,颇具药用价值。然而,灵芝生长周期过长,灵芝酸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产率较低等因素限制了灵芝酸的应用。因此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手段挖掘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实现灵芝酸、尤其是II型灵芝酸的高效异源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查看详情
- 空间中心提出由磁层X射线二维图像反演三维磁层顶的“工具箱”2023/01/05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被地球内禀磁场形成的磁层保护,磁层的外边界称为磁层顶。近些年,有研究发现磁层顶附近区域在软X射线波段是明亮的。软X射线的辐射机制是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WindChargeExchange,SWCX)过程,即太阳风中高价重离子和地球大气逃逸的中性成分发生碰撞,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发出光子。因此,太阳风能到达的区域就会辐射X射线,而X射线波段明亮和黑暗的交界线是太阳风发生绕流的边界,即磁层顶。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和欧洲航天局联合提出了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项目(Solar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