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所揭示养分添加后土壤磷形态的变化2023/11/22磷素是维持植物生长和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营养元素,是全球干旱生态系统中仅次于氮素的限制性营养元素。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造成土壤侵蚀,致使表层土壤中磷的缺失。因此,人为添加磷素及其他养分元素被认为是加速退化草地恢复的重要技术途径。因此,有必要剖析添加的磷在经历过长期放牧和连续刈割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去向,以探寻人为和自然双重干扰下保持土壤肥力的适应性管理方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研究组依托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设置的包含17种元素的多养分添加实验平台,探究添加的磷对表层土壤中各主要磷组...查看详情
- 科学家构建涵盖五大植物类群的150+物种参考代谢组及数据库2023/11/22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轩团队在《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fMetaPlant:referencemetabolomedatabaseforplantsacrossfivemajorphyla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阐述了植物“参考代谢组”概念,发展了参考代谢组图谱的组装方法,完成构建了五大植物类群——苔藓植物、石松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类群的150多个植物物种的参考代谢组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2023/11/21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化芳构化和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芳香C10衍生物,并结合相关的机理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过程。此外,该团队还在此反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聚敛式合成、正交C-H官能团化和杂(萜)基类吲哚化合物的构建,展示了这一策略的实用价值。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且性质各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并在化妆品、食品和香料等行业中发挥着...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等在微型机器人领域获进展2023/11/21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智能仿生中心尚万峰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中心合作,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新进展。面对血管等流体环境下微型医疗机器人逆流游动难、控制力不足等挑战,该团队提出了无束缚微型机器人独特软膜胶囊结构及其挂壁旋进的控制策略,为微型磁性机器人在实际血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AnOn-Wall-RotatingStrategyforEffectiveUpstreamMotionofUntetheredMillirobot:Pri查看详情
- 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2023/11/21原生生物(Protist)是一大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的集合,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组成了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具有高度多样性,广泛分布于各类水环境中,在生态平衡、物质和能量循环、环境健康、动植物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和氧气的制造者、碳循环的关键参与者,是水产动物的优良饵料、人类的营养品、生物能源,是水环境的“哨兵”、水华和赤潮的重要元凶,亦是人、畜、禽、鱼疾病的重要病原、互利共生的“好伙伴”。&ensp查看详情
- 尼帕病毒疫苗研究取得进展2023/11/21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单超与袁志明团队,联合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蓝佳明团队,在npjVaccines上,发表了题为Bothchimpanzeeadenovirus-vectoredandDNAvaccinesinducedlong-termimmunityagainstNipahvirus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有望进一步开发为尼帕病毒候选疫苗。尼帕病毒病是由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引发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