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召开2023年第一次理事会会议2023/02/242月21日,过程工程所老科协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召开2023年度第一次理事会会议。过程工程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老科协理事长曹红梅,副理事长苏志国,理事黄淑兰、宋文立、傅德贤、王志玲、戴学刚参加会议,秘书长马兵主持。会议对2022年分会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2023年度工作计划。马兵讲到,2022年在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分会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与化学所分会联合举办了“化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引领产业绿色变革”院老科协第四届高端学术查看详情
- 中科院15人获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23/02/24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科技工作者,其中2位科学家获成就奖,66位科学家获进步奖,44位科学家获创新奖。中国科学院共有15位科学家获奖,2021年度的7位获奖者中,4位获进步奖,3位获创新奖;2022年度的8位获奖者中,3位获进步奖,5位获创新奖,中科院全部获奖科学家名单见下表。中国科学院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名单姓名奖项类别工作单位方忠物理学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阎锡蕴生命科查看详情
- 侯建国在院机关业务部门调研工作2023/02/24近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先后在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等业务部门调研,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部门处级以上人员座谈交流,指导和推动工作。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周琪,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和风分别参加相关调研座谈。座谈会上,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本部门今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院党组冬季扩大会议和院年度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的主要考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工作的重点举措;班子成...查看详情
- 农业资源中心讲述人类氮输入唤醒关键带深层沉睡古碳的故事2023/02/24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位于地表以下数米的深层关键带中的有机碳大部分源于数千年前动植物残体,与表层有机碳相比,其化学结构更趋惰性且大部分与矿物结合被物理保护。因此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深层古碳库具有高度稳定性且不易受地表人类活动影响,其周转时间高达万年尺度。然而,人类氮输入量已超过自然界固氮总和,大量人类输入的氮素转化为高迁移性的硝酸盐渗入到深层关键带,对深层古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造成潜在影响。当前,氮添加对碳稳定性的相关研究集中在0-2m表层土壤,...查看详情
- 空间中心给出太阳风磁力线回转起源和演化的明确证据2023/02/24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是太阳和空间物理悬而未决的重要科学问题。2018年ParkerSolarProbe(PSP)卫星发射升空,试图成为人类首颗直接进入太阳大气观测的卫星。作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PSP观测到非常普遍的磁力线回转现象(switchback),挑战了太阳风起源和加速的传统观念。目前,关于switchback的起源颇具争议,提出了多个理论,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这些理论。PSP于2021年4月首次进入太阳阿尔芬表面以下区域(即日冕),观测到亚阿尔芬速的太阳风。然而,关于此亚阿尔芬速太阳风的物理本质查看详情
- 昆明植物所在附生植物的景天酸代谢多组学研究中获进展2023/02/24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服务功能的形成与维持特别是养分贮存和水分保持具有重要作用。附生植物存在C3和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acidmetabolism,CAM)等光合类型,其中CAM是植物高效利用水分的策略之一。兰科是种子植物中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该科70左右的物种为附生植物,其中附生型CAM植物占所有已知CAM植物的60左右。在生理上,CAM植物通常表现为夜间气孔打开、固定二氧化碳(CO2),白天气孔关闭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