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小肽-类受体激酶信号塑造水稻理想穗型的分子机制2023/03/29水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育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水稻的高产稳产直接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作物遗传育种技术处于表型选择到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突破作物传统遗传育种的瓶颈,发展精准高效的分子设计育种,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作物优良品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水稻产量性状主要由分蘖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当前,由于作物复杂性状之间的偶联性和权衡效应,导致克隆的一些重要基因未在育种实践中广泛应用,或者只有少数驯化选择相关基因以及部分具...查看详情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发现心内膜起源的成纤维细胞调控心脏纤维化2023/03/293月23日,Nature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ualgenetictracingrevealsauniquefibroblastsubpopulationmodulatingcardiacfibrosis)的研究论文。周斌研究组开发了双同源重组酶介导的遗传谱系示踪系统来特异性追踪心内膜起源的成纤维细胞(Endocardium-derivedfibroblast,EndoFb),揭示了EndoFb是调节心脏纤维化的独特查看详情
- 植物所在古莲抗氧化活性评价及莲房功能成分研究中获进展2023/03/29莲(Nelumbo),又称荷花,是重要的水生观赏植物,兼具食用、药用等功能,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作为最早开展古莲收集与保育的科研单位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复活”普兰店古莲子。千年古莲绽新颜,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至今,植物所已保育了多个古莲品种。每年夏天,亭亭玉立的古莲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大家沉醉于古莲的美丽,却对其潜在应用价值知之甚少。植物所王亮生研究组以保育的古莲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FRAP、ABTS和ORAC等评估方法对不同古莲品种的不同查看详情
- 上海硅酸盐所发展出基于层状结构电解质的固态氟离子电池2023/03/29固态氟离子电池(SSFIBs)是一种阴离子穿梭驱动、无碱金属的新兴储能体系,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能量密度大等潜在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阳离子穿梭电池(如碱金属离子电池、多价阳离子电池等),氟离子电池可避免负极枝晶生长以及多价离子迁移缓慢等问题,还具有潜在的高体积能量密度(理论达5000Wh/L),但这一体系面临着高导氟离子电解质缺乏以及低温下(<100℃)电化学可逆性不佳等挑战。目前用于氟离子传导的固态电解质主要包括氟铈锎矿(tysonite)和萤石(fluorite)相等氟化物,而它们仅在高温下(&查看详情
- 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主带冰质天体的表壤物理特性2023/03/29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基于空间和地基多波段红外观测数据及热物理模型,揭示了主带冰质天体的表壤物理特性,对探索主带天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TheAstrophysicalJournal上。太阳系中大多数小行星分布在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又称为主带),或蕴含了地球生命和水体起源的重要线索。此外,土星和海王星之间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半人马天体,而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则存在着大量的柯伊伯带天体。它们的组分中含有大量的水冰和固态甲烷等物质。小行星Intera查看详情
- 植物所揭示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通路2023/03/29水稻是我国重要的主粮作物。籽粒大小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水稻籽粒大小的调控机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重要相关基因被克隆和分析。然而,目前与之相关的遗传调控网络较少被报道,限制了人们对籽粒大小调控机理的认知,也制约了其在作物高产优质分子育种实践中的利用。此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组发现了一个控制水稻谷粒长度和产量的遗传位点TGW3,其目标基因编码一个GSK3类型的蛋白激酶。以此为基础,研究借助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技术,鉴定到TGW3的一个新的互作因子OsIAA10。研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