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能源所等提出高效光热协同催化氧化VOCs机理2023/03/29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多相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李学兵团队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柳云骐团队,在丙烷光热协同催化氧化方面取得进展,制备出具有优异丙烷氧化热活性和光热活性的催化剂。前期研究采用了各种方法,但锰氧化物的T90温度仍在250℃左右,无法突破低温瓶颈(Appl.Catal.B:Environ.、Fuel)。因此,科学家尝试通过光热协同催化实现低温催化的突破。本工作通过表面缺陷增强光热催化丙烷氧化性能,研究发现,与使用还原蚀刻剂尿素和维生素C相比,通过尿素-H2O2处理的&del查看详情
- 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研究取得进展2023/03/2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陈更新团队在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和Deep-SeaResearchPartI上。热带南印度洋是链接东西印度洋、南北印度洋以及三大洋物质和水体交换的关键海域。然而,人们对该海域环流动力和水交换规律的认识相当匮乏。研究发现,在极端正印度洋偶极子年,赤道流、东印近赤道上升流、南赤道流(SEC)存在有效查看详情
- 青藏高原所揭示孟加拉湾南北断面降水稳定同位素在季风期持续降低的原因2023/03/29印度夏季风对南亚及其周边地区的水文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该区域的冰芯、树轮、石笋等古气候档案中稳定同位素记录常被用来重建印度夏季风活动的历史: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低值通常反映了较强的印度夏季风,反之亦然。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南亚地区5月至9月(即季风期)降水稳定同位素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印度夏季风强度变化并不一致(通常在7、8月份最强)。因此,除了印度夏季风强度外,还有其他因素对该区域季风期降水稳定同位素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具体原因仍不明确。为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余武生...查看详情
- 研究利用LAMOST发现极低质量白矮星前身星2023/03/29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袁海龙、白仲瑞、张昊彤等和云南天文台李振威、陈雪飞等,利用LAMOST低分辨率光谱,结合Gaia数据、帕洛玛天文台海尔望远镜光谱数据以及Catalina和ZTF多波段测光数据,发现了一个包含极低质量白矮星前身星的双星系统,且其伴星是一颗不可见的致密天体。该极低质量白矮星的前身星质量约只有0.09倍太阳质量,低于此类天体理论预测的质量下限。该发现对极低质量白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挑战。该工作证实了LAMOST搜寻和研究这类特殊天体的能力。这一成果是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大规模巡天查看详情
- 水生所运用鲤科鱼类系统发育重建长江水系的演化历史2023/03/29现代长江的起源及南亚、东亚水系的演变,与新近纪青藏高原隆升和现代亚洲季风系统建立相关。然而,准确刻画长江水系的时空演变规律颇具挑战性。之前的地质学研究基于不同的采样地点、测年方法和替代指标进行估算,认为古金沙江在“第一湾”开始改道东流和三峡贯穿的时间从始新世到最近的更新世均有可能。河流的地貌过程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淡水鱼类的多样性演化,反之,重建淡水鱼类的系统地理动态亦可对河流系统的时空演变进行重演,这正在成为科学共识。鲤科鱼类东亚特有类群由青藏高原隆升期间强烈的东亚季风影响下演化而查看详情
- 科学家在化学无序材料的智能预测方面取得进展2023/03/29材料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明析材料微观结构是认识材料特性、建立构效关系、理性设计材料并支撑实验改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材料基因组研究模式的发展,通过理论方法预测材料结构已经成为探索新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方法之一。目前,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完美晶体和二维材料等体系的结构预测,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对于化学无序材料(chemical-disorderedmaterials)微观结构的认识仍然面临挑战。化学无序材料是一类晶格是周期性(有序)的但元素种类和原子空间占据是非周期性(无序)的材料,广泛存在于半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