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硫醇辅助策略2023/03/24碳载金属催化剂是多相催化领域中研究最多的催化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质转化、精细化工等催化过程。由于热力学不稳定性以及与碳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弱,载体表面的金属纳米颗粒经常出现脱落、团聚等现象,导致催化剂性能降低。将金属纳米颗粒限域到多孔碳的孔隙内,被认为是提高催化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常,限域催化剂主要通过后封装和和原位封装策略制备,其中原位封装策略在概念上被认为是更直接、更可控的方法,但存在金属团聚、孔结构破坏等风险。因此,亟需设计新的制备方法实现金属颗粒在多孔碳孔隙的原位封装。近日...查看详情
- 武汉植物园在乙烯调控葡萄叶片低温应答方面获进展2023/03/24葡萄(Vitis)是广泛种植的水果作物。低温胁迫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研究葡萄在低温条件下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乙烯(ETH)在植物的各种发育过程和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葡萄中,ETH在低温胁迫下显著增加,并正调节耐寒性。然而,ETH在葡萄叶片冷胁迫下的转录调控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研究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等,选取冬季极耐寒的野生葡萄品种山葡萄(V.amurensis)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关于多肽抗氧化纳米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获进展2023/03/24纳米酶作为新兴技术之一,集天然催化与人工催化优势于一身,具有类似于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可作为酶的替代品用于人类健康;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克服了天然酶的局限性;具有纳米材料的可设计性和多功能性,在工业、医学、生物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如何利用纳米酶的独特性(如多酶活性、多功能和底物催化),创造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天然酶或其他催化剂所不能为之的问题,是纳米酶领域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阎锡蕴团队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致...查看详情
- 东北地理所克隆菜豆雄性育性基因2023/03/24以黄金勾为代表的菜豆品种是东北黑土区重要的杂粮与蔬菜,深受民众喜爱。目前,菜豆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克隆菜豆基因,科学家在前期制备了一个菜豆黄金勾品种大龙1号的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中,研究筛选得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ms-2(malesterility2,图A)。为了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作物产量,雄性不育特性在较多作物中的研究较为深入。在菜豆中,虽已观察到雄性不育现象,但没有克隆相关的基因,特别是没有探究其相关的机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利用SNP测序和自主设计的菜豆InDel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等实现高效稳定近红外钙钛矿LED2023/03/24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崔林松课题组与剑桥大学教授NeilC.Greenham团队合作,设计开发新型多功能分子稳定剂实现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近红外钙钛矿LED,解决了该领域重要难题。3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Brightandstableperovskitelight-emittingdiodesinthenear-infraredrange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上。可溶液加工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高色纯度、发光波长可调、优异的电荷传输特性等优势,在高效率、高柔性、低成本的新一代查看详情
- 地球初始氧的矿物起源研究获进展2023/03/24氧气(O2)是人类与动物呼吸的必需物质,但在早期地球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直至第一次大氧化事件(TheGreatOxidationEvent,24.5-23.3亿年前)后,大气中才开始有氧气的积累,此后出现了真核生物等复杂生命。因此,地球初始氧的起源是解译地球宜居性演化与生命进化的关键。过去,大气光化学反应一直被认为是早期地球初始氧的主要来源,其核心是H2O解离形成过氧化氢H2O2(H2O2分解可形成O2)。而近年的研究发现,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的H2O2通量极低,不足以支持产氧光合作用进化等重要过程。20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