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药物所等揭示AMPK调控GABA能神经元抗焦虑新机制2023/10/12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病理机制复杂。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焦虑症的发生。现今,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心理治疗对半数以上患者无效,药物治疗也存在起效慢、药效滞后及耐药等问题。研究焦虑症的发病机制,探寻可靠的药物靶点及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AMPK(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且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研究发现,AMPK的活性与小鼠的焦虑状态有关。AMPK的经典激活查看详情
- 青藏高原所揭示藏东南降雨微物理特征及其与低海拔地区的差异2023/10/12云的微物理过程在降雨形成、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值天气模型预报降水的性能与雨滴大小、形状、下落速度、数浓度等降雨微物理过程的准确刻画相关。青藏高原藏东南地区的降雨量最多、降雨频率最大,但该区域的降雨微物理呈现什么特征,以及相较于低海拔地区,该区域的降雨微物理过程存在什么差异,这是亟待解决该地区降水准确模拟的重要科学问题。 自2021年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建立了一套由二维视频...查看详情
- 植物所揭示植物愈伤组织全能性建立的转录调控机制2023/10/12植物细胞具有很高的全能性,赋予了植物器官在活体或培养条件从头再生新的器官和完整植株的能力。基于细胞全能性发展起来的植物离体再生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等植物生物技术中。在经典的植物离体再生体系中,生长素诱导的多能性愈伤组织形成是离体再生的第一步,被认为是植物细胞获得全能性的关键过程,对于不定芽或根的从头再生是必需的。研究表明,植物根干细胞因子在生长素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异位激活代表了愈伤组织全能性的建立,而一些参与根发育的生长素信号因子,如ARF及其下游的LBD转录因子被证明是...查看详情
- 葡萄渣对草食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获进展2023/10/12葡萄渣是葡萄酒生产的主要废弃物。葡萄渣由种子、果皮和茎等组成,约占葡萄总质量的20~25。葡萄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作为动物的饲料原料,既可减少饲养成本又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动物的胃肠道中寄居着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在宿主消化代谢、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受食物营养的直接调节,被认为是动物的“第二基因组”。剖析葡萄渣在塑造羊的胃肠道微生物群和功能中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其饲喂效果颇为重要。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生态畜牧业团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等实现“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2023/1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科研人员设计了时空解复用的光子探测新方法,构建了高保真度的准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提升了光子操纵水平和量子计算复杂度。根据公开正式发表的最优经典精确采样算法,“九章三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查看详情
-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天问二号探测目标2016 HO3的轨道特性2023/10/11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利用光学观测数据与自主研发的精密定轨软件,揭示了天问二号任务探测目标近地小行星(469219)Kamo'oalewa(简称2016HO3)的轨道特性与误差传播规律,并估算了其雅尔科夫斯基效应。该成果对天问二号任务的实施及科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TheAstronomicalJournal)上。近地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接近或相交,存在与地球相撞的潜在风险,因此可能对地球环境及其生物圈带来显著影响。迄今,天文学家已发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