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基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研究获进展2023/10/11能量型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构建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条件(如欠锂、低电解液用量等)下,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和中间产物穿梭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化进程。与其他策略相比,隔膜的表界面调控可耦合正、负极界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且具有不易增加电池体积和质量等优点,已成为建立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有效方法,是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发中心(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硅基功能材料组在硅基超亲电解液...查看详情
- 心理所揭示疼痛特异的丘脑皮层神经活动模式2023/10/10疼痛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价值,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实际或潜在的伤害。然而,持续存在的慢性疼痛十分有害,不仅会影响机体功能,诱发各种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会严重损害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解析疼痛的神经编码模式对于评估和干预疼痛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存在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即大脑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编码疼痛的脑区和神经活动模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涂毅恒研究组和胡理研究组合作,开展了一项大样本、跨物种研究。科研人员使用人类神经成像技术和大鼠在查看详情
- 古脊椎所等在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2023/10/10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与沈阳师范大学、哈密市博物馆合作,在《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哈密翼龙动物群兽脚类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据兽脚类足迹的大小,推断造迹恐龙的臀高约65cm,体长约171cm,体重约30kg,为小型兽脚类恐龙。这是哈密及吐哈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的首次发现,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 足迹化石作为重要的遗迹化石类型,其重要性在于可以获取一些骨骼化石无法提供的古生物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首先,在骨骼查看详情
- 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富KREEP角砾岩2023/10/10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了一颗来自嫦娥五号月壤的富KREEP、月海-高地混合型表壤角砾岩,并对角砾岩中外来溅射物的来源进行了限定,为探讨嫦娥五号着陆区的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月球角砾岩为研究月壳的物质组成、冲击过程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月球陨石以及阿波罗和月球号任务返回月球样品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表层月球样品均由角砾岩组成。它们受月球表面撞击作用和/或月壤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嫦娥探月遥感探测发现,在嫦...查看详情
- 光子力学研究获进展2023/10/10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姚保利团队,与国内外的科研单位合作,在横向光动量和角动量调控及微粒操纵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其中,关于横向光动量的研究论文相继发表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光学与光子学进展》上;关于横向光学角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在题为OpticalForcesonMultipolesInducedbytheBelinfanteSpinMomentum的研究中,该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自旋动量诱导光力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光与任意阶多查看详情
- 物理所揭示三层铜氧化物超导体高临界温度的电子结构起源2023/10/10自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探讨高温超导机理和进一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是反铁磁Mott绝缘体。高温超导电性是通过向母体掺入适量的载流子得以实现。有研究表明,超导转变温度TC不仅取决于铜氧面CuO2的掺杂浓度,而且依赖于晶胞中CuO2面的层数(n),且在三层体系(n=3)中超导转变温度TC最高。此外,三层铜氧化物超导体表现出不寻常的相图,其TC在最佳掺杂达到最高后在过掺杂区域几乎保持不变,这与通常单层或双层铜氧化物超导体中TC在过掺杂区域显著降低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