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天文台利用ALMA观测到二碳化硅在富碳AGB星周呈环状分布2023/10/08渐近巨星支(AsymptoticGiantBranch,AGB)恒星的星周包层(CircumstellarEnvelope,CSE)中含有大量气体分子(已探测到105个),约占星际空间发现的所有分子(超300个)的三分之一。研究星周包层中分子的物理及化学特征,对探讨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气体和尘埃是星周包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碳化硅(SiC2)分子是富碳AGB星周尘埃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SiC2分子究竟是在光球层或高温尘埃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母分子”(在恒星视向速度位置呈现&ldquo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等发展出基于机器学习的苦味肽筛选新方法2023/10/08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技术研究平台研究员靳艳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苦味肽筛选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该方法在超高温处理(UltraHighTemperaturetreated,UHT)牛奶中筛选并验证了导致UHT牛奶发苦的苦味肽。苦味肽是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苦味受体结合进而引发苦味感知的一类小分子肽。UHT牛奶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会发生变苦的现象,而蛋白质降解产生苦味肽可能是其诱因。除了对风味和营养的影响,苦味肽还被证实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在低成本高安全钠离子电池领域获进展2023/10/08相比于锂资源匮乏,钠在我国储量丰富,价格更为便宜,因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钠离子电池在产业化进程中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等问题,限制了进一步应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光磊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开发了多项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电解质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2015年,该技术中心通过激光打孔聚酰亚胺石墨膜,开发了多孔石墨集流体及相应预钠化技术,显著降低了成本,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查看详情
- 西安光机所星载光交换技术成功在轨验证2023/10/088月10日,“西光壹号”系列一箭五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星载光交换机作为重要载荷之一搭载升空,开展国内首次高速光交换技术的空间验证工作。近日,载荷顺利开机,多项技术验证试验按期正常进行。地面测试结果表明:星载光交换机各项功能正常,高光谱图像信息完整,下传地面解析后达到“零误码”“零丢包”水平,实现全部既定目标,高速光交换技术在轨试验查看详情
- 计算所研制出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苏轼”2023/10/08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尤海航和唐光明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了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苏轼”(SUSHI)。“苏轼”是一款基于超导单磁通量子(SFQ)电路的超导计算芯片。超导SFQ电路同时具有超高计算速度和超低计算功耗的特点,有望突破传统计算在单位体积和单位能耗条件下提升算力困难的瓶颈。近年来,超导计算芯片成为新原理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团队提出了基于超导SFQ电路的神经元、权重、和片上网络设计方法,研制出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ldquo查看详情
- 昆明植物所完成勐腊毛麝香高质量基因组的组装和萜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鉴定2023/10/08近年来,热带传染病登革热盛行,对热带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然而,目前用于大面积喷洒以趋避和杀灭蚊虫的化工合成药品对人体和环境均存在二次伤害的风险,因而亟需发展能够有效驱避埃及伊蚊的天然绿色驱蚊产品。勐腊毛麝香(Adenosmabuchneroides Bonati),又名“跳蚤草”“爱情草”“毛麝香”,是车前科(Plantaginaceae)毛麝香属(Adenosma)的芳香药用植物。药典记载,跳蚤草具有抗风湿、散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