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呈现一致的年内生长动态和气候响应模式2023/10/0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但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年际波动和极端气候的影响。要探讨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生产力和碳汇功能及维持的影响,需要在不同时间尺度研究树木径向生长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在年际尺度,通过树木年轮分析已在全球不同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树木生长与气候响应研究,但年轮分析只能反映树木年际生长情况而无法提供年内的生长信息。高精度树木生长仪可在分钟和微米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连续监测树木径向生长的动态变化,是研究树木年内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树种...查看详情
- 武汉岩土所揭示土体蒸发过程中的真实界面蒸发2023/10/08在土壤水蒸发过程中,水的气化仅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而非表观土壤表面。气-液界面的演化在蒸发过程中占有主导性地位。研究不同饱和度下的界面特性,对于剖析土壤水分蒸发的关键机制颇为关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董毅致力于包括非饱和土测试技术与理论在内的多相岩土介质力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针对非饱和土的界面蒸发微尺度特征,通过X射线显微断层扫描方法扫描玻璃珠样品,研究土壤水分蒸发中的几何和拓扑特征。拓扑分析表明:液相和气相呈现互补的连通性,且该行为由归一化的欧拉特征数量化;提取每种典型界面簇...查看详情
- 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2023/10/07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微观的跨尺度异质性关联,将对探讨疾病宏观尺度脑环路异常的分子机制以及制定未来的精准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昂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通过融合脑影像和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组学跨尺度数据,结合机器学...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逆转心脏衰老的关键蛋白2023/10/07衰老是心血管疾病首要的危险因素,可致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衰退,如室壁肥厚、舒张功能障碍、纤维性颤动等。这些与年龄相关的心脏变化会增加多种心脏疾病的患病率,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探索人类心脏衰老的核心机制,制定相应的预警、预防和治疗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心脏衰老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鲜有关于灵长类心脏衰老的跨维度研究,亟待揭示其关键分子机制。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在《自...查看详情
- 根系微生物协助水稻耐酸抗铝研究取得进展2023/10/07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课题组联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在合成菌群(SynComs)协助水稻耐酸抗铝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ootmicrobiotaconfersriceresistancetoaluminumtoxicityandphosphorusdeficiencyinacidicsoils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食品》(Naturefood)上。酸性土壤约占全球潜在耕地的40至50,而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作物易受到查看详情
- 福建物构所液态多孔配位笼研究取得进展2023/10/07在气液固反应中,传统固态多孔材料孔道多被溶剂所占据,导致气体难以接触反应活性位点而受到限制。兼具流动性和多孔性的多孔液体(Porousliquids,PLs)材料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高性能的多孔液体的制备因多孔性和流动性的矛盾而存在挑战,尤其是具有本征液态多孔性性的材料。因此,亟需发展新型合成手段制备液态多孔材料,使其保持多孔固体的永久孔隙度且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提高气体在孔材料中的浓度,改善气体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增大反应活性。金属-有机配位笼由于离散的零维骨架结构、可接近的内腔和独特的化学微环境,.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