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光机所在单次超快动力学诊断方面获进展2023/09/28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单次超快动力学诊断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ingle-shotspatiotemporalplasmadensitydiagnosisusinganarbitrarytime-wavelength-encodedbiprisminterferometer为题,发表在《光学与激光工程》(OpticsandLasersinEngineering)上。超快动力学现象在光化学、自旋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激光加工等领域广泛存在。超快动力学诊断技术查看详情
- 城市环境所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动物宿主-寄生虫联系的影响方面获进展2023/09/28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改变环境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寄生虫构成了已知生物多样性的一半以上,通过影响宿主的行为、表现和物种形成等,发挥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土壤中存在大量以后生动物为宿主的寄生虫,特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的顶复门(Apicomplexa)。有研究发现人类用地普遍造成土壤后生动物多样性的下降,这可能直接导致寄生虫多样性丧失。然而,目前关于土壤后生动物寄生虫的认识尚不清楚,特别是其生物地理学格局、与宿主的关系以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转录因子E4F1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和代谢维持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2023/09/28精原干细胞是维持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稳态和持续精子发生的基础。此类细胞数量稀少,必须通过自我更新保持自身数目相对恒定,同时通过定向分化提供大量细胞参与生精过程。有研究揭示了精原干细胞核心微环境因子和一批关键的内源因子,但我们对精原干细胞活性的来源和其代谢状态与命运决定的关系缺乏了解。随着单细胞组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从单细胞水平探究不同细胞类型转录和表观遗传状态,描述细胞发育轨迹并筛选在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因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繁育与功能基因组团队利用在未分化精原细胞...查看详情
- 兰州化物所在分子识别催化材料研究中获进展2023/09/28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多相催化材料创制是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在众多选择性调控手段中,基于均多相融合理念构筑金属-有机活性表界面是提高催化反应选择性的有效技术。在既往研究中,催化剂选择性的提高多以牺牲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或催化活性为代价。通过分子印迹策略设计制备一类能同时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均多相融合催化材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多相融合催化课题组致力于表面配体构筑研究,关注配体与活性金属的相互作用、表面新活性位点的构建。近...查看详情
- 生态中心在耕地开垦对自然资本投资成效影响研究中获进展2023/09/2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志云团队,在耕地开垦对生态保护成效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aturalcapitalinvestmentsinChinaunderminedbyreclamationforcropland为题,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ecology&evolution)上。 本文综合运用全国生态系统评估数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和农业统计数据,定量评估了2000至2015年耕地开垦对我国粮食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2023/09/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需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9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共享。而器件特性、调制精度、环境干扰等因素可能造成系统的现实安全性问题。例如,郭光灿团队发现,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铌酸锂主动调制器件,可能会受到光折变等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