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所非绝热全量子化方法研究获进展2023/08/11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分子和固体材料等物质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的绝热动力学方法,即把电子和原子核分开处理,并假定电子始终处于原子核构型确定的基态上进行绝热演化。这是自1927年玻恩和奥本海默在发展量子动力学理论时提出的绝热近似后主流的分子模拟方法。近年来,有研究陆续发展出一些考虑到电子的量子演化但仍基于原子核的经典点粒子近似的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方法。在这两类主导性方法中,前者无法描述非绝热现象,而后者忽略了原子核的量子效应。在这方面,材料体系准确的描述方式是直接求解...查看详情
- 云南铁杉年轮揭示云南中部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2023/08/11云南树轮气候研究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在云南南部和中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精度的气候代用资料较为缺乏。利用树木年轮高精度重建区域气候历史,助于剖析百年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硕士研究生尹云丽在研究员范泽鑫的指导下,在云南中部无量山采集了云南铁杉(Tsugadumosa)年轮样本,分析了云南铁杉年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高精度重建该区域的干旱变化历史。研究发现:云南铁杉的径向生长与春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青藏高原南部微塑料传输过程研究取得进展2023/08/11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人类世地质时代的一个潜在指标,是一种完全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典型污染物。目前,关于偏远地区陆地野生动物对微塑料接触程度以及微塑料传输模式的研究相对匮乏,尤其对于具有独特地理单元特征和气候条件的青藏高原,尽管已有研究证实这里已受到微塑料污染,但对于青藏高原微塑料的传输机制仍然相对模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详细调查青藏高原南部的岩石圈(土壤)和生物圈(藏野驴EquusKiang的粪便)中微塑料,评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受微塑料危害程查看详情
- 大气所揭示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冬季西太平洋型遥相关与ENSO关系的非对称调制2023/08/11西太平洋型遥相关(WP)是北半球冬季显著的大气环流遥相关型。它的变化对欧亚、北太平洋和北美等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先前研究提出了WP的形成和维持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有关。WP可通过天气尺度波动与平均流相互作用以及从平均流中获取有效斜压能量来维持和发展。此外,WP会受到外部强迫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ENSO相关的热带海温异常可通过热带对流激发热带外大气罗斯贝波,从而显著调制WP。近年来,研究发现ENSO对WP的影响不稳定,但原因不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查看详情
- 非洲猪瘟疫苗新策略研究获进展2023/08/11猪肉是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胁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高,但至今尚无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因而亟需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实验室等,在腺病毒载体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及免疫策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ewvaccinationregimenusingadenoviru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协同调控机制2023/08/10植物如何调控种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且与作物产量密切相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种子和器官大小与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密不可分,但植物如何协同调控种子和器官大小及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和凌宏清团队,联合植物研究所宋献军团队,发现了SOD7/DPA4-GIF1模块协同调控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利用的重要机制。李云海团队前期研究发现,拟南芥SOD7编码一个B3家族的转录抑制因子NGAL2(NGATHALIKE2)。过表达SOD7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