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所揭示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哺乳动物小鼠脑区特异性的脂质代谢变化2023/06/29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结构和功能,并与人群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有关。已有研究或基于整个大脑(不分区)或主要关注在认知中起重要作用的海马区,却鲜有关于MCs对其他脑区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潜在分子机制的研究。脂质作为脑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关于MCs对哺乳动物大脑脂质侧面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这阻碍了科查看详情
- 紫金山天文台等证认出宇宙中迄今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2023/06/28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范一中、金志平领衔的国际团队,提出了雨燕(Swift)卫星紫外光学望远镜(Swift/UVOT)在中等饱和情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伽马暴GRB220101A的分析研究中,证认出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6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noptical–ultravioletflarewithabsoluteABmag-nitudeof-39.4detectedinGRB220101A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Astrono查看详情
- 国家纳米中心在纳米异质结构催化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中获进展2023/06/28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蓉课题组在纳米异质结构催化性能调控及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DegradationofTetracyclinefromMo2C/MoOxFilmsMediatedPeroxymonosulfateActivationandVisible-lightTriggeredPhotocatalysis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光催化和过硫酸盐氧化法是目前高级氧化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光催化查看详情
- 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Rh催化C≡N加氢研究获进展2023/06/28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陈家威等,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纽黑文大学教授肖德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温晓东等,在一种弯曲的石墨烯(ND@G)界面上精准构建原子级分散Rh1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C≡N加氢制仲胺,并在亚纳米尺度下系统理解C≡N加氢的尺寸效应与金属依赖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催化》(ACSCatalysis)上。 胺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印染等领查看详情
- 宁波材料所等在海水电解制氢大尺寸、高稳定阴极技术方面取得进展2023/06/28通过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海水制氢被科学家认定为未来获取“绿氢”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伏、潮汐能等)具有波动性强、环境苛刻等特点,加之海水体系含有大量的Cl-以及其他细菌微生物等,需进一步提升电极材料。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实验室针对发展海水电解制氢工业电流密度工况对阴极的高要求,开发了实用、成本低廉、可规模化放大的阴极,在工业电流密度下可以长时间、稳定地进行海水电解制氢。该研究提出了易重复、可放大、易批量生产的浸泡-电沉积法,用于合成查看详情
- 版纳植物园揭示印缅区植物类群的东-西遗传分化格局2023/06/28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对叶榕和异形花榕为榕属中的两种近缘雌雄异株小乔木,对叶榕广布于从印度至澳洲的热带地区,异形花榕分布于我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地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团队通过广泛的种群采样,对两种榕树在印缅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