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病毒所等揭示Oya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与感染致病风险2023/06/16虫媒病毒(arbovirus)是由节肢动物传播并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一类病毒,种类繁多,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蠓(midge)是虫媒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迄今为止,研究已从库蠓中分离鉴定出50多种虫媒病毒,包括布尼亚病毒和环状病毒等,其中很多可引发动物严重疾病。Oya病毒(Oyavirus,OYAV)是2000年从马来西亚疑似被尼帕病毒感染的猪中首次分离出来的一种正布尼亚病毒,随后在东南亚和我国的蚊和蠓中分离到该病毒。然而,鲜有关于Oya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致病性和流行情况的研究。6月16日,中国科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铁基超导体中超导与奇异金属态在压力下的共存共灭现象2023/06/16低温下电阻随温度的线性变化是奇异金属态的重要特征,在非常规超导材料中常被发现。高温超导电性对这种奇异金属态的依赖关系一直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可能隐含了破解高温超导机理的“密码”。一般情况下,高温超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既包含线性项,又包含温度的平方项,近似可用一个温度的幂律函数即RT=R0+ATα或是RT=R0+AT+BT2来描述。幂指数α=1是奇异金属态,系数A的值为零则表明奇异金属态消失。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开发单原子合金材料促进电催化CO2还原的C-C偶联2023/06/16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铋修饰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该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C-C偶联功能,显著提高了多碳(C2+)产物的法拉第效率。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实现太阳能至化学能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高效助催化剂的开发是实现高效光化学转化的重要一环。近期,章福祥团队致力于通过电催化剂的优化设计,开发高效光催化助催化剂,在电催化水氧化、电催化析氢和电催化氧还原等催化剂设计合成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电催化还原CO2(CO2R.查看详情
- 上海有机所在金属二氟卡宾催化偶联反应方面获进展2023/06/15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张新刚课题组和薛小松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分离、表征了铜二氟卡宾(CuI=CF2)物种,提出了基于铜(I)二氟卡宾的亲核加成反应机制,开启了铜二氟卡宾的催化模块化合成,可以利用廉价易得的反应组分,如烯醇硅醚、大宗原料烯(炔)丙基溴代物和溴二氟醋酸钾,以低至0.2mol的铜催化剂载量高效合成含氟分子,为含氟有机化合物的高效简便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并为铜二氟卡宾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Chemistry,DOI:10查看详情
- 新疆理化所创制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2023/06/15短波紫外全固态相干光源具有光子能量强、可实用化与精密化、光谱分辨率高等特点,在激光精密加工、信息通讯、前沿科学和航空航天领域颇具应用价值。获得全固态短波紫外激光的核心部件是非线性光学晶体。在非线性光学过程中,若使基频光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转换到倍频光,需要保持基频光激发的二次极化谐波和倍频光在晶体中位置时刻相同,但由于晶体的本征色散导致基频光和倍频光的折射率不同,进而导致两束光在晶体中群速度不同,无法实现倍频光的持续增长,此为相位失配。因此,在晶体中实现应用波段相位匹配被普遍认为是重要的技术...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揭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新亚型的作用及机制2023/06/15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课题组在《细胞与分子免疫》(Cellular&Molecular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AsubpopulationofCD146+macrophagesenhancesantitumorimmunitybyactivatingtheNLRP3inflammasom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一群CD146+的抗肿瘤巨噬细胞亚型,为基于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颇具前景的方式,而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遏制了肿瘤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