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先进院开发出相控阵全息声镊在体操控细胞新技术2023/06/08“隔空取物”是人类的梦想。这种科幻超能力现被超声科技实现并可望用于治病救人。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团队开发出一种相控阵全息声镊操控技术,在生物体及血流中实现了对含气囊细菌群的无创精准操控和高效富集,在动物模型中实现了肿瘤靶向治疗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In-vivoprogrammableacousticmanipulationofgeneticallyengineeredbacteria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查看详情
- 科学家发表第五版狨猴脑图谱2023/06/085月30日,《细胞报告》(CellReport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nanatomicalandconnectivityatlasofthemarmosetcerebellum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赐融研究组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团队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全面分析了狨猴小脑,揭示了狨猴小脑的解剖与连接拓扑关系,为剖析小脑复杂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图谱工具。该成果属于狨猴脑图谱计划的第五个版本。该计划目前已发布五款图谱工具。第一版皮层分区图查看详情
-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微纳制造方法研究中获进展2023/06/08微纳加工是纳米研究的两大基础之一,备受重视。然而,随着各种新型器件和结构的出现,常规的微纳加工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需要,激发了人们探索更高性价比、更强加工能力的非常规加工方法。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前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新概念激光直写设备,开发出多种非常规加工方法。近日,该团队在物理不可复制功能(PUF)防伪标签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andomfractal-enabledphysicalunclonablefunctionswithdynamicAIauthentication为题,在线发查看详情
- 微塑料在小麦幼苗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其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研究获进展2023/06/08近年来,农田、林地等内陆土壤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地表径流、污水灌溉、农业设施农用地膜、肥料施用污泥、有机肥,以及大气沉降等是内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土壤中微塑料不仅通过食物链传递、富集,带来潜在的环境健康风险,也影响土壤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中微塑料能否直接进入作物,以及其对作物的相关毒性效应等方面研究需引起重视。 关于植物中微塑料检测多集中于荧光标记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缺陷,如植物组织自发荧光的干扰,导致出现假阳性的荧光信号。微塑料的体积小和类似生物质元素...查看详情
- 海洋所在海洋腐蚀防护太阳能驱动的光电持续阴极保护研究中获进展2023/06/0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继周研究团队在光电持续阴极保护研究方面,创新性地构建了储能型能带可调且梯度搭建的WO3/ZnO/Zn-Bi2S3多相结光电极,提升了海洋环境中金属腐蚀防护的光电持续阴极保护性能,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近年来,太阳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海洋环境服役的海工金属构筑物长期饱受严苛腐蚀,腐蚀失效触目惊心,海洋腐蚀防护关系着重大海洋工程和装备的发展,尤其在远离陆地的海洋区域,传统保护方法存在着电力资源缺乏、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查看详情
- 宁波材料所在二硫化钼电化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23/06/07二硫化钼(MoS2)在固体润滑、光电子器件、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镧系元素(Ln)掺杂可以对其各类物理化学性质起到不同的调控作用。Ln-MoS2基功能材料、涂层和器件在实际使役环境中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多时候与其表面的氧还原反应(ORR)密切相关。比如,表面ORR会增加Ln-MoS2基纳米器件和涂层周围金属部件的电偶腐蚀风险,而与此同时,Ln-MoS2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极大依赖于其阴极反应(即ORR)的活性。系统预测Ln-MoS2表面ORR活性规律并清晰揭示其背后的微观量子化学机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