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植物园在桫椤科植物隐存种多样性及分化历史研究方面获进展2023/06/06隐存种是指形态上难以区分但遗传上存在显著分化的物种。正确认识和发现隐存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具有树状主干的蕨类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现生桫椤科的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不少近缘种的形态学性状十分相似,目前很难通过表型差异及少数的分子标记对近缘种进行物种界定。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物种界定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为准确认识桫椤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新契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团队在大规模野外调查和样品...查看详情
- 科研人员提出新型锂负极框架构型2023/06/05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利用核径迹技术提出了新型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EnergyMaterials)上。探究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框架构型是当前国际上的前沿科学问题。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而循环过程中产生枝晶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因此,寻找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锂负极框架构型对于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基于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利用核径迹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在特殊波长的飞秒超快光纤激光器研制方面获进展2023/06/05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实验室在特殊波长的飞秒超快光纤激光器研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色散管理、全保偏九字腔的978nm飞秒掺镱光纤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以Generationof978nmdispersion-managedsolitonsfromapolarization-maintainingYb-dopedfigure-of-9fiberlaser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Letters)上。978nm掺镱飞秒锁模光纤激光器因独特的应用查看详情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拟南芥RNA聚合酶V的转录延伸机制2023/06/055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组撰写的题为Acryo-EMstructureofKTF1-boundpolymeraseVtranscriptionelongation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包含KTF1的RNA聚合酶V(RNApolymeraseV;PolV)转录延伸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为剖析PolV转录延伸提供了结构基础。陆地植物通过RNA介导的DNA甲基化通查看详情
- 昆明动物所等在灵长类进化遗传领域取得突破2023/06/0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6月2日,该计划以专刊形式在线发表8篇《科学》(Science)论文,其中昆明动物所主导或参与发表6篇《科学》和2篇《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论文。该专刊涵盖了灵长类研究的多个热点领域,厘清了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特征和演化历史;解析了灵长类动物大脑、体型、骨骼、感官、食性等复杂性状演化的遗传基础;发现了寒冷促进亚洲叶猴复杂社会系统演化的遗传机制;首次发现灵长类动物杂交成种事件;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在基因敲入供体的优化方面获进展2023/06/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梁好均与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研究员鲍坚强合作,针对目前基因敲入供体的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优化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能核酸供体,提高了基因敲入的效率。5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preciseintegrationoflargeDNAsequenceswith3′-overhangdsDNAdonorsusingCRISPR/Cas9为题,通过直投方式(DirectSubmission)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