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化所在富营养化湖泊藻华维持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6/02当前我国河流水质改善明显,但是湖库治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特别是湖库的藻类生物量一直没有明显降低,湖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外源磷的输入得到有效控制,内源磷在藻华生消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量调查发现,即使在溶解性磷极低的条件下,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藻华不仅没有受到限制,而且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因此,厘清富营养化湖泊中内源磷(藻源磷、悬浮颗粒物磷及沉积物磷)的形态转化过程对理解藻华维持机制尤为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敬安团队综合运用化学...查看详情
- 微电子所在硅基氮化镓横向功率器件的动态可靠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6/02硅基氮化镓横向功率器件因其低比导通电阻、高电流密度、高击穿电压和高开关速度等特性,已成为下一代高密度电力系统的主流器件之一,而且在电子消费产品中得到大规模应用。由于硅基氮化镓横向功率器件电气可靠性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硬开关工作环境中的动态电阻退化效应,这给其在寿命要求较长的领域(如数据中心、基站等电源系统)应用带来了挑战,阻碍了其在ICT电源等大功率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提升硅基氮化镓横向功率器件可靠性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测试出器件在长期高压大电流应力工作下的安全工作区,如何保证器件在固定失效...查看详情
- 水生所在高原鳅属鱼类的网状进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6/02物种的适应性辐射(Adaptiveradiation),即短期内大量爆发新物种并占领不同生态位的过程,能够快速推动物种形成并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原鳅属鱼类(Triplophysa)是条鳅科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中数量最多的属,具有生态多样性和快速进化特征。生物地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高原鳅属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息息相关,是探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物种适应性辐射的典型素材。已有研究针对适应性辐射的基因组分析表明,古老的基因渗透可能是促进物种适应性辐射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科学院查看详情
- 力学所提出提高可拉伸电子器件弹性延展性的新策略2023/06/01可拉伸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康复医疗、智能工业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无机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创新在于通过力学结构设计实现弹性拉伸性,对任意复杂曲面实现共形贴附/包裹,且能维持稳定的电学性能。例如,“岛-桥”结构是可拉伸电子器件中的常见结构。其中,功能性元器件置于不可变形的“岛”上,互联导线形成“桥”并提供整体结构的弹性延展性。实现可拉伸电子器件弹性延展性的策略至关重要。尽管先前已有较多研究聚焦于可拉伸结构的设计,但目前主要只有查看详情
- 大气所在CMIP5和CMIP6模式对北半球风能资源模拟能力评估和未来预估方面获进展2023/06/01风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清洁、安全和发电技术成熟等优势,近年来迅猛发展。全球陆地上的风电装机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然而,目前风电发展速度和涵盖范围有限,不足以实现全球的能源转型。在“双碳”背景下,探讨北半球主要风电市场的风能资源未来如何变化至关重要。风能资源的强度与地理分布和气候变化相关,只有在特定的风速条件(3~24m/s)下才可以进行风力发电。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刚、博士苗昊泽予,基于观测资料评估了CMIP5和CMIP6模式模拟北半球地表风速的表现。结果发现,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在植物叶蜡氢同位素的控制因素方面取得进展2023/06/01氢同位素组成是生物地球化学和古降水重建的重要指标,植物叶蜡氢同位素分馏系数(ε)变化涉及对植物氢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认识,也是利用叶蜡氢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的基础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植物合成叶蜡氢同位素分馏的认识还不清楚,这极大限制了叶蜡氢同位素在环境变化示踪中的应用。针对目前国际上应用叶蜡氢同位素定量重建古降水面临氢同位素表观分馏系数不稳定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卫国团队系统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包括青藏高原、新疆、中国东北和中国南方)的陆生植物叶蜡δD组成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