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能源所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2023/04/19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具有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柔韧拉伸性能,被认为是柔性电源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应用之一。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聚小分子受体被不断开发。相比而言,高性能聚合物给体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设计合成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并调控给/受体分子间堆积和取向,阐明给/受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将有力助推高效全聚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包西昌带领的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降低给体材料...查看详情
- 上海天文台在中性氢21厘米吸收线研究中获进展2023/04/19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活动星系核结构与演化团组与澳大利亚FirstLargeAbsorptionSurveyinHI(FLASH)团队合作,利用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探路者(AustralianSquareKilometreArrayPathfinder,ASKAP)望远镜对GalaxyAndMassAssembly(GAMA)赤道天区内已知红移从0.42到1.00的星系进行了关联型中性氢21cm吸收线(AssociatedHI21cmabsorptionline)盲搜。研究从GAMA赤道天区内选出326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等首次验证星型网络的量子非局域性2023/04/18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网络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该成果4月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贝尔非局域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更复杂的包含多个独立源的量子网络中的非局域性。由于包含多个独立隐变量,量子网络中可以产生区别于传统贝尔非局域性的全新量子关联。其中Bilocal模型是最简单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量子网络,即两个独立纠...查看详情
- 物理所实现转角叠层石墨烯纳米带的构筑及其边界态调控2023/04/18将二维层状材料以特定转角堆叠,可以构筑出具有关联电子性质的转角量子材料,为研究非常规超导、可控构筑量子物态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目前,对转角量子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材料领域,如转角双层/三层石墨烯和转角双层金属硫族化合物等。一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纳米带存在多种具有新奇物性的边界态,如锯齿型边界石墨烯纳米带的自旋极化边界态、不同宽度扶手椅型边界石墨烯纳米带异质结的拓扑界面态等。通过对石墨烯纳米带进行转角堆叠操纵,可以引入新的摩尔周期调制,有望对边界态实现调控。因此,构造一维转...查看详情
- 海洋所发现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曾氏江蓠2023/04/18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重要经济海藻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并命名为曾氏江蓠(GracilariatsengiiXuLeiWang&GuangC.Wangsp.nov.)。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藻类学研究》(AlgalResearch)上。2013年至2022年,科研人员在中国沿岸(北到大连獐子岛,南至西沙群岛)采集了211号标本。研究人员在海南岛发现了江蓠科1个新物种和我国1个新记录种—&md查看详情
- 上海有机所开发出四维代谢组学精准分析技术Met4DX2023/04/18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assspectrum-orientedcomputationalmethodforionmobility-resolveduntargetedmetabolomic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针对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四维代谢组学技术开发了一种端到端的精准数据分析技术Met4DX,用于四维代谢组学数据的四维峰检测、峰对齐和峰定量,并结合四维数据库实现代谢物的四维精准匹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