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物理所在铁铬基合金氧化膜的微观结构演化研究中获进展2023/10/25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等铁铬基合金是以超临界水冷堆、铅冷快堆为代表的先进核能系统的候选材料。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是决定先进核能关键系统部件能否安全服役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微观特性决定其抗腐蚀性能。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核能中心核能工程材料室以氧化膜中镍元素富集为切入点,探究了铁铬基合金(15-15Ti、316L、T91等)的早期氧化腐蚀行为以及氧化膜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科学技术》(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Technolog查看详情
- 南海冷水珊瑚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取得进展2023/10/25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巩三强与合作者,揭示了冷水珊瑚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光谱》(MicrobiologySpectrum)上。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由于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高,为地球系统及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和应用价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珊瑚和它的共生微生物共同形成了珊瑚微生态系统(包括珊瑚宿主、共生虫黄藻、细菌等)。冷水珊瑚通常生活在光照弱、水温低的海洋深水区。长期以来,关于冷水珊瑚的研究,受到潜水设备和成本的限查看详情
- 广州能源所在菌群定向重组强化酸抑制产甲烷过程机理研究中获进展2023/10/25高负荷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伴随挥发性脂肪酸(VFAs)累积,而高浓度VFAs将抑制底物的降解和甲烷的产生,被认为是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反应体系崩溃的重要因素。鉴于厌氧消化的本质是水解菌、产酸菌、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等多种微生物协同降解有机物生产甲烷的过程,在微生物的角度解析VFAs抑制机制,有助于从源头查明失稳原因。目前,鲜有文献介绍关于厌氧消化VFAs抑制的生物学机理的研究以及从源头改善VFAs抑制问题的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通过逐步提高有机负荷诱导VFAs累积,分析了VFAs胁查看详情
- 营养与健康所发现具有强效持久肿瘤杀伤功能的T细胞新亚群2023/10/24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莹课题组和研究员时玉舫,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HCClassIb-restrictedCD8+TCellsPossessStrongTumoricidalActiviti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强效肿瘤杀伤功能、抵抗耗竭的T细胞亚群,并揭示了其识别与活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CD8+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目前,以CD8+T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如CAR-T细胞、TCR-T细胞)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其查看详情
- 地质地球所等揭示嫦娥五号月壤中镍黄铁矿成因2023/10/24硫化物是月岩和月壤的重要副矿物,蕴含丰富的结构、化学和同位素信息,是研究月球岩浆活动和陨石撞击的重要材料。作为重要的硫化物,镍黄铁矿(FeNi9S8)常与陨硫铁共生。已有研究发现,在Apollo14号角砾岩中,镍黄铁矿穿插于陨硫铁内部形成陨硫铁-镍黄铁矿集合体;在Apollo17号角砾岩中,镍黄铁矿仅赋存于陨硫铁表面;而对Luna24号月球玄武岩的研究则发现,镍黄铁矿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陨硫铁内部。基于这些成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三种镍黄铁矿的可能成因:S与FeNi金属、钛铁矿发生化学反应形成;Ni与陨硫铁反应查看详情
- 人工智能赋能空间转录组数据的计算与解析研究获进展2023/10/24细胞在组织和器官内的空间位置,对其发挥特定功能颇为重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空间转录组(SpatialTranscriptomics)技术能够同时测量生物组织切片空间位点的基因表达和空间位置信息,为研究人员破译组织的空间结构,探讨周围环境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提供了条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世华团队借助人工智能赋能空间转录组数据的计算与解析,开发了STA-系列工具。2022年,张世华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布了适应于不同空间转录组技术、不同生物组织的生物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