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先进院等开发出超灵敏光学等离子体传感器2023/10/24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在《纳米光子学》(Nanophotonic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ensitivelabel-freemiRNA-21detectionbasedonMXene-enhancedplasmoniclateraldisplacementmeasurement的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MXene材料增强的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用于实时、无标记、超灵敏的miRNA检测。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各查看详情
- 高有序度自支撑柔性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获进展2023/10/24热电器件可基于热电效应对“热能”和“电能”双向转换,进而实现简单快速的热能回收和主动热管理,因而备受关注。针对功能快速拓展、功率不断提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亟需利用柔性微型热电器件对其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回收与控制。然而,受限于柔性热电材料相较于块体材料的性能劣势和高精度微型器件集成的技术难度,目前柔性微型热电器件的研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挑战。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邰凯平课题组、刘畅课题组与合作者,查看详情
- 昆明植物所三尖杉生物碱催化不对称全合成研究取得进展2023/10/24三尖杉生物碱因多环复杂化学结构,特别是含叔碳和氮杂季碳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等合成挑战性,以及重要的抗癌生物活性,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目前,该类生物碱全合成研究文献中,消旋体的合成研究占多数,而数量有限的不对称合成依赖手性原料,故发展催化不对称的全合成新策略、新方法对解决来源受限的重要植物天然产物——三尖杉生物碱全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玉荣研究组率先实现了结构新颖的三尖杉生物碱--Cephalotine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该天然产物在2016年由昆查看详情
- 流向旋转槽道中的多尺度动力学研究获进展2023/10/24旋转参考系中的流动广泛存在于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和工程中,如海洋流动、大气流动和叶轮机械中的流动。壁湍流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重要的基础问题。在壁湍流中,系统旋转对湍流的多尺度动力学和相干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系统旋转对壁湍流中的多尺度动力学的影响,对剖析旋转系统中壁湍流的性质以及预测、优化或控制自然界和工程界的相关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天飞行器流动数值模拟课题组针对流向旋转槽道中的多尺度动力学开展了研究。该工作利用广义Kolmogorov方程探讨了旋转对壁湍流能量平.查看详情
- 古脊椎所在云南发现最原始的铰齿鱼类2023/10/23一种长梭形小鱼,次圆形尾,全身布满乌黑发亮的方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三叠世(约2.44亿年前)海相地层发现一种新的古鱼类,并命名为圆尾滇东鱼。它代表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铰齿鱼类,为揭示雀鳝鱼类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10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林奈动物学报》上。 现生的雀鳝鱼类生活于北美的淡水环境,属于大型的肉食性鱼类,成年体长可达3米。早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雀鳝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绝灭,雀鳝却存活至今。雀鳝能成为“活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提出氧化物气氛诱导迁移合成高效加氢催化剂新策略2023/10/2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研究员刘岳峰等,联合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星辰、意大利墨西拿大学教授GabrieleCenti等,在利用气氛诱导调控催化剂表面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具有强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Surfaceoxide-supportinteraction,SOSI)与传统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SMSI)竞争策略,定向诱导TiO2选择性的向MnO表面自发分散,而非向过渡金属表面迁移形成包裹结构(M@TiO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