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尺度下土壤微生物共生网络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获进展2023/09/15土壤微生物贡献了陆地生态系统大部分生物的多样性,参与包括维持植物健康和生长在内的众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中微生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协同、竞争、拮抗等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生态作用过程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微生物共生网络。在大陆尺度下,这些共生网络的分布以及如何受环境因子调控是土壤微生物地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中心联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对澳大利亚微生物组计划(AustralianMicrobiomeInitiative)中的166个研究地点的土壤真菌、古菌及细菌的高通量数查看详情
- 苏州纳米所制备出具有波形流道和微通道脊的新型一体化GDL2023/09/15氢气具有高能量密度、燃烧热量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特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为能源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工作条件温和等优势,备受关注。尽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仍面临着传质和水管理薄弱的问题,导致较低的峰值功率密度。有研究通过改变流场板的流道结构,或者采用金属泡沫、石墨烯泡沫取代传统流场板,以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传质能力,提升燃料电池性能。金属泡沫以及石墨烯泡沫这种无流场结构可以促进传质,但在高电流密度下仍会存在传质和水淹问题,...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等揭示不同类型糖基化对蛋白质性质影响的机制2023/09/15蛋白质的糖基化是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同时,基于蛋白质糖基化的糖工程是对蛋白质和酶进行性质改造的重要工具。不同种类的糖基化修饰对蛋白性质和功能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探讨其背后的机制对于蛋白质的糖工程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合作,通过核磁共振结构解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为何糖工程中常用的蛋白质的硫-糖基化不能充分模仿天然的氧-糖基化,揭示了糖苷键类型在形成糖基化功能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小分子调控tau蛋白相分离和聚集的机制2023/09/14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phaseseparation,LLPS),动态组装成高度浓缩且具有类似液体性质的凝聚体微区,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相分离的异常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早期诱发事件之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包括TDP-43、FUS、Tau等在内的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均能够在细胞内和体外发生液-液相分离,并在特定条件下促进液-固转化,导致病理性聚集物的形成。由于蛋白质相分离与病理性聚集存在密切关联,靶向调控相分离过程和功能的小分子药物,将有望为神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糖基磷脂酰肌醇转酰胺酶复合物与配体结合的结构和自抑制机制2023/09/149月8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典范研究组与复旦大学屈前辉课题组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StructuresofLiganded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TransamidaseIlluminateGPI-APBiogenesis),揭示了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转酰胺酶(GPI-T)复合物识别广泛底物的结构基础和防止意外剪切的自抑制机制。GPI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水溶性前体蛋白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揭示鸡视锥细胞中脂滴动态的调控机制2023/09/14脂滴是一类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细胞保守的细胞器。它由磷脂单分子层包裹着疏水的中性脂组成。脂滴的动态变化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脂滴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密切相关。神经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不储存脂滴,而胶质细胞储存脂滴。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参与神经退行性过程。那么,神经细胞为什么没有脂滴?如果神经细胞出现脂滴后有什么影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课题组前期以线虫为模式动物,发现了神经细胞中没有脂滴是因脂肪降解强于脂肪合成,且...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