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有机所创建功能性淀粉样纤维“万花筒”2023/09/14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是蛋白质的重要的自组装形式之一,最早发现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理脑组织中,并被视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病理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蛋白质或多肽能在生理条件下通过动态组装形成功能性淀粉样纤维,参与生物过程的调控,并表现出优异的机械属性、高度的环境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因而成为一类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功能性生物纳米材料。多肽的不同修饰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其自组装成淀粉样纤维的形态以及纳米材料的特性。尤其是多肽的卤代修饰已被证实可以增强纤维结构的稳定性。然而,如何实现原...查看详情
- 大气所揭示非线性能量过程对ENSO遥相关的影响2023/09/1420世纪60年代,Lorenz(1967)较清晰地阐述了大气能量转换的过程。如今,能量诊断被广泛用于气候诊断,以解释不同时空尺度气候系统的运动。然而,能量诊断不总是可以解释观测到的现象。以ENSO激发的太平洋-北美(PNA)型遥相关为例,正压能量转换可以解释为什么该波列在北太平洋地区的异常总是位于副热带急流出口区。按照这一观点,ENSO不同位相期间PNA遥相关位置应该被锚定,即北太平洋地区的异常都应位于副热带急流出口区附近。而这与观测到的PNA在ENSO不同位相的纬向差异相悖。上述问题表明,线性能量诊断框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实现二硫化钼边缘硫空位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盐2023/09/14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于良团队,在二氧化碳(CO2)催化加氢制甲酸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现富含边结构的二维硫化钼(ER-MoS2)可以高效、高稳定地催化CO2加氢制备甲酸盐,并提出了新型的水介导CO2高选择性加氢机理。CO2加氢制备甲酸盐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该反应通常需要稀缺贵金属基催化剂来达到高的反应效率,这限制了该反应的应用。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该反应能够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但非贵金属催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大湾区近海硅藻水华及氧脂类代谢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机制2023/09/14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李芊团队联合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RichardB.Rivkin、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林森杰,揭示了大湾区近海硅藻水华以及氧脂类代谢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上。硅藻在地球的总初级生产中占据20~40的份额。硅藻通过在水体中的垂直沉降,对全球海洋碳输出和碳储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海,硅藻的水华会在藻华后期因真光层中的氮磷等营养盐耗尽而消亡,进查看详情
- 纤维素生物炭和木质素生物炭光催化还原Cr(VI)的差异性研究获进展2023/09/14随着生物炭光催化活性的发现,生物炭对环境中元素的氧化还原、赋存状态、迁移转化和环境循环等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和影响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生物炭光催化的环境属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生物质源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结构以及光催化过程的调控过程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范桥辉团队分别以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小白菜和玉米芯为生物质源,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系列生物炭材料,探究了典型污染物CrVI在纤维素和木质素生物炭表面的光催化还原性能、过程和机制等。研究发现:低...查看详情
- 科学家构建人体免疫发育细胞图谱2023/09/13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分布在不同组织中,并在发育、器官形成、稳态维持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巨噬细胞异质性显著,主要表现在形态、定位、基因表达谱及功能等方面,这些表型由巨噬细胞的发育起源和驻留的微环境决定。具有组织特异性特征的巨噬细胞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肝脏的枯否细胞(Kupffercells)和表皮的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s)等。另有一些分布于多个器官的巨噬细胞,如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erivascularmacrophag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