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纳米中心在预防CAR-T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方面获进展2023/09/13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课题组、吴雁课题组合作,在预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ppressionofcytokinereleasesyndromeduringCAR-T-celltherapyviaasubcutaneouslyinjectedinterleukin-6-adsorbinghydrogel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上。CAR-T免疫疗法已在治疗查看详情
- 物理所等揭示植物在捕光态和能量淬灭态间的切换机制2023/09/13自然状态下太阳光辐照强度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十几倍涨落。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长状态,必须能够在低光条件下保持高效捕光和传能(捕光态),又要在高光条件下避免强光辐照损伤(光保护态、能量淬灭态或淬灭态)。植物光合系统已进化出在高、低光条件下的状态切换功能。由于从光保护态切换到捕光态的速率滞后于光强的动态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该滞后效应可导致高达20的光合效率损失。实验上,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提高状态切换速率实现光合效率的提升。Long课题组2016年将烟草光合效率提升了15;2022年将大豆种子产量提高了约33。实验查看详情
- 上海药物所构建三元协同纳米粒2023/09/13肿瘤微环境中,以肿瘤细胞和抑制性免疫细胞为节点构成了复杂的免疫抑制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号传递由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代谢产物介导。不同的免疫抑制细胞如髓源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相互促进,并抑制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免疫疗法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但由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代偿调节和药物的非靶向分布,使免疫疗法的效果仍有限。9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课题组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Nano)上,发表了题为Break查看详情
-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溶酶体纳米碱化剂2023/09/13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佳男研究组,联合复旦大学迟喻丹组、韩国首尔国立大学TaeghwanHyeon教授组和JwaminNam教授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scadeCatalyticNanoparticlesSelectivelyAlkalizeCancerousLysosomestoSuppressCancerProgressionAnd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自噬是细胞中高度保守的自行降解过程。细胞将不必要、不正常的部查看详情
- 宁波材料所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人工光电突触研究取得进展2023/09/13人工视觉智能技术在安全、医疗和服务等领域颇有应用潜力。然而,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基于冯·诺依曼构架的现有视觉系统因功耗问题难以实时处理海量激增的视觉数据。仿生人类视觉的光电突触器件可集图像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于一体,有效解决现有视觉系统存在的时效性、功耗等问题。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FT)作为传统电子器件在显示、电子电路等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因此,基于氧化物TFT的创新器件在产业工艺兼容性、与后端电路的在板集成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仿生人类视觉神经突触器件的研发方面,亟待解决..查看详情
- 城市环境所在我国湖库浮游细菌地理分布研究中获进展2023/09/13湖泊和水库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压力下,湖库面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浮游细菌是湖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素循环、污染物降解和水体自净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菌的地理分布是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阐明湖库细菌的分布规律和多样性维持机制对预测水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该研究旨在揭示细菌广布种和狭布种沿纬度梯度是否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