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植物园揭示磷供给调控土壤有机碳库的氮介导机制2023/09/12随着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磷的增加,植被生产力增加,植物输入到土壤中的碳增加,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基于这种认知形成的“磷供给增加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存”的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然而,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此悖论的现象,即磷供给增加下,土壤有机碳库没有变化或降低。致使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磷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组基于陆地生态系统536项相关研究,探究了磷供给与土壤碳储存的关系发现,磷供给增加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并随着土壤氮有效性的增加查看详情
- 上海有机所等在铜催化偶联反应机理方面获进展2023/09/11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化学构建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最重要和最古老反应之一。而铜催化反应的发展一度落后于在其之后发现的钯催化偶联反应。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铜催化反应机理复杂,阻碍了科学家对铜催化剂的理性思考和设计。一般认为,铜催化反应过程中一价铜与亲电底物氧化加成生成三价铜中间体是该催化循环的决速步。然而,由于高价态的金属络合物往往不稳定,很难被分离鉴定。因此,相关机理研究颇具挑战性且存在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龙、薛小松,联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查看详情
- “庄子”芯片41超导量子比特模拟“侯世达蝴蝶”拓扑物态2023/09/11随着超导量子比特实验技术和其他技术路线体系的快速发展,量子计算领域已进入了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NISQ)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超导量子计算力图在多比特集成、长退相干时间和高控制精度等方面取得了更大进展,并利用高精度的量子操作和独立可寻址的状态读出,来模拟和观测那些在真实材料体系中难以实现的各种新奇物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Q03组研究员范桁、副研究员许凯,联合量子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东宁、副主任工程师相忠诚等,致力于超导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器件等方面的实验...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等发展出面向血管介入手术的磁控导丝机器人2023/09/11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团队和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合作,在磁驱动连续体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具有磁驱动主动转向和自主推进能力的磁性介入导丝机器人系统。通过该系统介入,医生能远程操控磁性导丝在复杂的血管分叉处快速选择正确路径并到达目标部位,有效减少医生的辐射暴露。该团队提出了磁性导丝的建模方法与轨迹规划方法,为磁性导丝的自动控制奠定了基础。血管介入手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诊疗的操作技术。神经介入手术...查看详情
- 广州健康院在猪体内再造出人体中期肾脏2023/09/11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供体器官严重缺乏却限制了这一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基于干细胞的器官异种动物体内再生将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通过该途径获得的人源化器官不仅将具有更全面的细胞类型和更完善的器官结构与功能,而且由于供体细胞来源于患者自体,将有效避免异种器官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存在的免疫排斥等问题。9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上,发表了封面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胚胎补偿技术在猪体内成功再造人源中肾的策略。该研究..查看详情
- 营养与健康所发展出植物化学小分子Rutin的潜在抗衰老干预治疗方案2023/09/11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等在《细胞衰老》(Aging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utinisapotentsenomorphicagenttotargetsenescentcellsandcanimprovechemotherapeuticefficac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植物化学小分子Rutin,通过作用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信号通路,特异性靶向干扰ATM与HIF1α、ATM与TRAF6之间的协同互作,从而使得衰老细胞失去SASP这一经典特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