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所Mg3(Bi,Sb)2基热电制冷研究获进展2023/09/15热电材料可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相互转化。基于热电材料的热电制冷技术,具有调节精度高、响应快的特点。与一般的机械式制冷相比,热电制冷技术不需要压缩传动等运动部件,更不需要制冷剂,不产生任何排放与环境污染,是较为理想的全固态高效制冷及热管理技术。热电器件的性能表现主要取决于其核心热电材料的热电输运性能。长期以来,在近室温热电材料及热电制冷方面,p/n型Bi2Te3是唯一的商业化的高性能(zT~1)材料体系。Bi2Te3基热电制冷器件被广泛用于冷链存储、医疗器械和光通讯控温等行业。未来,随着通讯和电子信息领域对查看详情
- 近代物理所为基于益生菌防治结肠癌提供新思路2023/09/15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在基于益生菌实现结肠癌预防和治疗疗法创新及机理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MicrobiologySpectrum、JournalofFunctionalFoods、InternationalJournalofRadiationBiology上。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肿瘤,结直肠癌具有发病周期长、隐蔽性高的特点,致使其治疗窗口期短、死亡率高。因此,高效安全的结肠癌预防策略和结肠癌治疗手段的创新,查看详情
- 水生所揭示湖泊草-藻稳态转化的新机制2023/09/15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平团队从物种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出发,提出了富营养化影响生态系统弹性的潜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Eutrophicationdecreasesecologicalresiliencebyreducingspeciesdiversityandalteringfunctionaltraitsofsubmergedmacrophytes为题,在线发表在GlobalChangeBiology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备受关注,这是由于不可逆的非线性突变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随着系统接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提出全新搅拌辅助-熔融盐策略2023/09/15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中,甲苯作为典型的芳香性VOCs污染物,结构稳定、来源广泛。热催化氧化技术作为消除工业源甲苯污染的有效途径,可在一定温度(约200~400℃)下将甲苯完全氧化降解。然而,不同行业排放的甲苯废气温度差异较大,且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遵循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在宽温度范围内实现甲苯的高效降解,是催化材料合成创新面临的挑战。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宇团队提出了全新的搅拌辅助-熔融盐策略,同步实.查看详情
- 合肥研究院在水稻抗草铵膦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9/15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吴跃进课题组在水稻抗草铵膦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重离子辐照获得对草铵膦具有耐受性的水稻突变种质,克隆草铵膦抗性新基因,并对其基因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直播稻轻简栽培模式因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优势而得到推广,但草害严重影响直播稻的生产与产量。因此,水稻抗除草剂种质资源的选育和研究,对有效治理杂草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铵膦因非选择性、广谱、高效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IRF4的T95R突变导致增强功能和新功能的分子机制2023/09/159月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丁建平研究组在《结构》(Struc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basisforthefunctionalrolesofthemultimorphicT95RmutationofIRF4causinghumanautosomaldominantcombinedimmunodeficienc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解析IRF4-DBD和IRF4-DBDT95R与经典和非经典DNA识别序列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功能分析,阐明了IRF4T95R获得增强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