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脊椎所等发现新的鸟翼类恐龙和侏罗纪陆相动物群2023/09/079月6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关于福建省内中生代地层和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以及大量其他脊椎动物,并结合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等工作,建立距今1.48-1.5亿年前的陆相生物群“政和动物群”。 关于鸟类的起源和演化长期以来是演化生物学讨论的重点,鸟类至少在晚侏罗世就和非鸟类兽脚类恐龙(以下称“兽脚类恐龙”)发生分化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等在可扩展多体纠缠态的制备和测控方面取得进展2023/09/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苑震生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复旦大学周游合作,使用光晶格中束缚的超冷原子,通过制备二维原子阵列、产生原子比特纠缠对、连接纠缠对的分步扩展方式制备了多原子纠缠态,并通过显微学技术调控和观测了其纠缠性质,向制备和测控大规模中性原子纠缠态迈出重要一步。近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对上述成果进行了报道。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而量子计算的能力将随纠缠比特数目的增长呈指数增长。因而,大规模纠缠态的制备、测量和相干操控查看详情
- 微生物所揭示微生物种间RNAi并构建新型作物病害防控技术体系2023/09/07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团队在《自然-植物》(NaturePlants)上,发表了题为Microbe-inducedgenesilencingboostscropprotectionagainstsoil-bornefungalpathoge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作物根际真菌的种间RNA干扰(种间RNAi),即sRNA能在真菌间传递并诱导RNAi;创建了基于种间RNAi的Microbe-inducedgenesilencing(MIGS)技术体系,开发了以有益微生物为“sRNA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PIWI亚家族蛋白在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非冗余功能2023/09/078月29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吴立刚研究组与南京医科大学李建民研究组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Thenon-redundantfunctionsofPIWIfamilyproteinsingametogenesisingoldenhamsters)。该研究以金黄地鼠(Mesocricetusauratus,goldenhamster)为动物模型,全面揭示了PIWI家族成员及其结合的piRNA在配子发生和早期胚胎发生中非冗余的查看详情
- 福建物构所在COFs光辅助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中获进展2023/09/07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了大气中CO2的浓度。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CO等高附加值化学品。而CO2具有高C=O键能(750kJmol-1),会使CO2到CO转化动力学缓慢并需要高能量输入。因此,亟需优化反应条件并开发有效的催化剂,以提高CO2RR到CO的电流密度和选择性。在电催化环境下引入额外的可见光场是提升电催化CO2RR性能的潜在途径。由于光敏电催化剂处于高能的光诱导激发态时可有效优化反应中间体的形成能量,从而降低电催化CO2RR的速率决定步骤(RDS)的能量。从活性位点的查看详情
- 兰州化物所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研究取得进展2023/09/07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作为自润滑轴承的组成部分,具有高承载、耐磨损和免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襟副翼、旋翼系统等部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复合润滑材料课题组,围绕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研制的多种纤维织物自润滑复合材料得到了工程化应用。聚对苯撑苯并噁唑纤维(PBO)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和热稳定性,在摩擦学领域具有应用价值。PBO纤维增强的自润滑织物复合材料在重载、高速等复杂苛刻服役工况下,材料内...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