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先进院等研发出用于远场高分辨成像的新型柔性声学超表面功能器件2023/09/05声人工结构超表面是一种可产生特殊物理效应的新颖声学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对声波的相位、振幅进行完全控制,可个性化定制任意波场,在高/超分辨医学成像、精准操控给药和可穿戴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声学超表面结构通常是刚性而固定的,厚度在毫米以上,甚至与波长相当。同时,这些超表面的工作频率通常在较低的频率,高频高性能应用受限。尽管高精度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工更小的超表面构件成为可能。然而,更复杂的是,当超表面的工作媒介为水等液体介质时,将面临新挑战。例如,为了实现所需的波...查看详情
- 广州健康院等揭示肠癌DNA甲基化调控的新机制2023/09/05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Deathand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NuclearlocalizationofTET2requiresβ-cateninactivationand correlateswithfavourableprognosisincolorectalcancer的研究成果,揭示了β-catenin的激活促进TET2核转位并与肠癌的良好预后密切相关。DNA去甲基化酶TET2在调控DNA甲基化状态中发挥重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入侵种松材线虫与本地蓝变菌共生关系建立的脂肪代谢分子桥梁2023/09/05在共生体系中,微生物为其宿主提供额外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微生物和宿主的发育一致性和生态位重叠是新的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入侵物种通常具备迅速与本地物种建立新共生关系的能力,以减轻入侵初期小种群瓶颈效应。松材线虫自入侵中国后,迅速与本地蓝变菌(Sporothrixsp.1)建立了新的共生关系。Sporothrixsp.1提高了松材线虫的繁殖能力,促进其在新生境中的成功定殖。同时,松材线虫可促进S.sp.1传播并占据更重要的生态位。代谢产物在新的共生关系建立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有待挖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查看详情
- 大气所揭示天气条件对中国西南部“浮毯”型湿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2023/09/05湿地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北海湿地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境内,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浮毯”型湿地。北海湿地表面常年覆盖浮毯状的草排,而天气条件对该类型湿地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尚不清晰。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辉志团队利用涡动相关法获得北海湿地2016~2020年碳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天气条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湿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加深科学家对“浮毯”型湿地碳交换过程的认知,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查看详情
- 福建物构所液态多孔配位笼研究取得进展2023/09/05传统固态多孔材料因在气液固反应中,孔道多被溶剂所占据导致气体难以接触反应活性位点而受到限制,而兼具流动性和多孔性的多孔液体(Porousliquids,PLs)材料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高性能的多孔液体的制备因多孔性和流动性的矛盾而存在挑战,尤其是具有本征液态多孔性性的材料。因此,亟需发展新型合成手段制备液态多孔材料,使得其保持多孔固体的永久孔隙度且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提高气体在孔材料中的浓度,改善气体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增大反应活性。金属-有机配位笼由于离散的零维骨架结构、可接近的内腔和独特的化.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在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异质接头激光辅助连接方面获进展2023/09/05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杨上陆团队,在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异质接头激光辅助连接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采用可调平顶矩形半导体激光作为热源,实现了高强钢与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阐明了异种材料界面热历史、界面成形机制与接头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型激光热输入工艺策略。开发高性能的多材料体系混合结构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比强度和韧性,与金属混合应用可同时满足结构轻量化以及成本控制的需求。金属和复合材料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