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环境所在微塑料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研究中获进展2023/09/04土壤作为陆地环境的基础,并与其他生态系统广泛联通。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源”和“汇”而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属通过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环节进入土壤,其复合污染现象已被陆续报道,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聚焦于对微塑料污染开展现况调查,或探究不同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及健康风险,而对微塑料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较少。然而,基于微塑料疏水性强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其具有直接吸附或通过改变土壤环境而间接地影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核壳模式塑料合成方法2023/09/04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的污染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NPs会引起包括物理损伤、氧化应激、细胞信号传导受损、发育缺陷和遗传损伤等在内的多种不良影响。然而,受NPs本身性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中NPs的准确跟踪监测和可靠定量分析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如此,实验室中纳米塑料毒理及环境行为研究,可为其污染防治、毒理效应研究提供参考。为此,纳米塑料的可控合成及定量化颇为重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工业生物燃气研究中心开发了核壳模式塑料(Au@NPs,图1)可控合成的方法。该核壳纳查看详情
- 高自旋磁性团簇研究获进展2023/09/04开发具有预期稳定性、规则结构和精确组分的功能材料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自旋磁性团簇由于电子结构与几何构型、自旋态以及原子间相互作用区别于块体材料,展现出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自旋电子学材料和微器件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研究员骆智训课题组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质谱与光电子能谱仪器,在金属团簇与超原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近日,骆智训课题组、姚建年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教授李隽理论团队,在探究阴离子Rhn-(n=3-33)簇与几种典型气体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在新型高温镍基合金激光焊接方面取得进展2023/09/04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杨上陆团队,在高温熔盐用新型结构材料激光焊接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实现了镍基高温合金的无缺陷焊接成形,并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以LaserweldingofGH3539alloyformoltensaltreactor:processingoptimization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材料表征》(MaterialsCh查看详情
- 研究鉴定出控制小麦籽粒数目和大小的TaSPL17基因2023/09/04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籽粒同化物的分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遗传关系是决定籽粒同化物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分配的遗传分子机理尚未被充分解析。因此,鉴定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穗糠之间分配的调控因子,解析相关分子机理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利用来自世界范围内的306份小麦约4千万的SNP,对穗长、穗重、籽粒重、千粒重、小穗数、芒重、糠重等27个穗..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发表关于分子筛笼控制的甲醇制烯烃反应的综述文章2023/09/04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与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魏迎旭团队,发表了关于分子筛笼控制的甲醇制烯烃(MTO)反应的综述文章,阐述了MTO反应过程笼控制择形催化原理,提出了基于笼控制择形催化原理的调控策略,并展望了未来MTO过程的优化和精确控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作为重要的C1化学反应,备受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持续保持新兴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需要不断加深对催化反应过程基本原理和选择性控制原理的全面认识,以支撑新材料和工艺技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