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物构所等在精确铜簇分子电催化二氧化碳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9/06电催化CO2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策略之一。与简单的C1产物HCOOH和CO相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甲烷(CH4)和乙烯(C2H4)可作为潜在的可持续燃料,因而备受关注。目前,铜基材料被认为是催化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有效催化剂。然而,活性位点配位环境和组成的不明确以及原位重构,限制了铜基材料的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Cu纳米团簇(NCs)作为新兴的晶态纳米材料,其原子级精确的结构有助于在原子水平上揭示结构-性能关系,并可为设计高效的CO2电催化剂提供明查看详情
- 地化所在水体与大气界面汞交换过程和同位素分馏研究中获进展2023/09/06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和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污染物,以不同形态沉降到水体和陆地环境,转化为剧毒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在全球汞循环中,水体与大气界面Hg0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提出,全球水体(主要是海洋)每年排放到大气的汞为2040~46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排放总量的36,每年沉降到全球水体的大气Hg0为800~17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沉降量的50。水体排汞是全球大气汞的最大来源之一,因此这一过程可能影响大气Hg0的库和同位素组成。然而,目前我们对水体与大查看详情
- 武汉岩土所在深部硬岩断裂型岩爆震源表征及宏细观破裂机制方面获进展2023/09/06深埋硬岩隧道(洞)开挖卸荷致使围岩极高储能快速释放、诱发完整硬岩或断层瞬间动态断裂滑移与地震动波辐射,从而诱发隧道断裂型岩爆灾害。这制约了川藏铁路、锦屏二级引水隧洞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建设。目前,断裂型岩爆震源动态断裂过程的力学描述相对匮乏,断裂型岩爆发生机理解译不清,由断裂型岩爆诱发的近场强地震动难以准确定量预测,限制了深埋隧洞断裂型岩爆危害性评估与防控措施的科学制定。针对深埋隧洞断裂型岩爆震源机制定量表征及其诱发强地动准确预测的理论难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智能岩石力学学科团...查看详情
- 广州健康院开发出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下游分析与可视化工具2023/09/06基于超高分辨率液质联用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已成为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手段。与其他组学方法一样,恰当的数据分析流程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数据具有方法仪器多样、搜库定量软件繁多的特点,导致下游的数据处理分析更为困难繁琐,亟需发展可高效处理多样的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下游分析工具。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张小飞团队在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题为DEP2:anupgradedcomprehensiveanalysistoolkitforquantitativeproteo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揭示野火对土壤碳和养分循环的影响及胞外酶机制2023/09/06中国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针阔混交林对气候变化敏感。土壤微生物对野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野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备受关注。土壤胞外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调节碳(C)和养分循环。然而,关于火灾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开展火灾后对胞外酶活性的响应和调控因素,对于阐明火灾对微生物过程中营养-微生物酶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中国中部亚热带-暖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氮-(N)和磷-(P)在...查看详情
- 微生物所等发现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在雪貂间通过空气传播机制2023/09/059月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团队合作,揭示了人源性H3N8禽流感病毒已获得在雪貂间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以Airbornetransmissionofhuman-isolatedavianH3N8influenzavirusbetweenferrets为题,在线发表在《细胞》(Cell)上。该工作探索了H3N8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及传播特性,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可能暴发的疫情提供了重要线索。 自2021年首次出现以来,H3N8病毒在活禽市场持续显示高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