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环境所揭示陆地植被动态反馈加强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事件2023/08/30全新世作为典型间冰期,总体上表现为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稳定的时期,却不断被一系列快速(或极端)气候变化事件打断,威胁人类生存环境。1997年,Bond等在冰筏碎屑物中鉴定出北大西洋8次典型偏冷事件。8次典型偏冷事件(发生时间从老至新分别是11.1、10.3、9.4、8.1、5.9、4.2、2.8和1.4kaBP),加上后来被证实的7.2ka和小冰期(LIA),全新世累计至少发生了10次快速气候变化(RCC)事件。然而,关于全新世RCC事件成因机制解释存在争议。前期研究可能忽略了地表演化异常及其对气候的反馈,例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开发出不依赖CRISPR的全新碱基编辑工具2023/08/29基因组编辑可以对生物体遗传信息进行精准、高效的修饰,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通过融合nCas9(切口酶形式的Cas9)与脱氨酶,美国哈佛大学DavidLiu团队先后开发出胞嘧啶碱基编辑系统(Cytosinebaseeditor,CBE)和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Adeninebaseeditor,ABE),将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引入了“精准编辑”的全新时代。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开发了突破CRISPR限制的模块化结构的碱查看详情
- 氮杂环卡宾表面共价聚合研究获进展2023/08/29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任金东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鸿钧,联合德国明斯特大学,在氮杂环卡宾表面共价聚合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n-surfacesynthesisofballbot-typeN-heterocycliccarbenepolymers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Chemistry。氮杂环卡宾在提供高催化活性、抗氧化和热稳定性的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界面电子转移能力和表面扩散能力。它的分子表面自组装可有效调控材料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发展基于外场查看详情
- 物理所揭示相干声子驱动的谷间散射和拉比振荡2023/08/29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能带具有多谷结构,赋予了电子谷自由度,因而成为研究多体相互作用的理想平台。作为退谷极化的主要机制,自由电子或束缚激子的谷间散射过程,对剖析激发态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和谷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实现至关重要。目前,对谷间散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多基于热平衡态或准平衡态。而超短激光脉冲可驱动晶格和电子远离平衡状态,体系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和基本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10组博士研究生王晨宇、刘新豹、陈擎等在副研究员王亚娴、...查看详情
- 古脊椎所揭示贝叶斯全证据定年对物种采样偏差具有稳健性2023/08/29随着基因组数据的涌现以及形态学数据的积累,综合利用分子序列和形态性状进行整合的数据分析逐渐成为演化生物学尤其是系统学研究的热点。与单独依赖化石信息或分子数据相比,整合多方面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可靠的统计推断结果,对探讨诸多演化生物学问题具有基础重要性。由于模型的复杂性,合理运用整合分析并在模型和方法上有所突破是当前领域的难点。 近期备受关注的问题是个别数据在进行贝叶斯全证据定年分析时,估算的分化时间过于古老,其结果和化石证据不吻合。这一现象称为深根吸引(deeprootattraction)。针对膜查看详情
- 自动化所研发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2023/08/29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带领的类脑认知智能团队,打造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Brain-inspiredCognitiveIntelligenceEngine,简称为BrainCog,中文名为“智脉”),并进行全面开源开放,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助力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探索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atterns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智脉”以多尺度生物可塑性原理为基础,支持全脉冲神经网络建模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