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所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影响语言理解中的预测加工2023/08/28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预测对方即将说出的内容。例如,你的朋友跟你说“我刚从青岛回来,在海边捡了很多……”,可能还没说完,你就已经根据“青岛”“海边”等概念预测到即将说出的是“贝壳”。这种语义信息的预先激活(语义预测加工)是人脑能够实现高效语言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人脑是如何进行语义预测加工?语义预测加工是否以及如何受到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容量)和语境信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单核细胞替代性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负调控机制2023/08/288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孟广勋课题组在Cellular&MolecularImmu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FLIPsregulatesalternativeNLRP3inflammasomeactivationinhumanmonocytes的研究论文。生理性炎症对机体免疫至关重要,但不受控制的炎症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当程度的免疫反应是宿主对微生物感染作出反应所必需的。负调控机制的存在,可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对组织和整个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虽然目前对于经查看详情
- 地化所开发出基于DGT技术测定水体汞同位素的分析方法2023/08/28汞(Hg)是全球性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并沉积到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中,部分汞可转化为甲基汞(MeHg),并在食物链进行富集放大106-107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潜在危害。在天然水体中,游离的Hg2+及其不稳定的络合物是具有生物可利用性且易受甲基化影响的汞物种。因此,探讨游离态Hg2+的来源、转化和分布颇为重要。然而,由于水体汞浓度较低(通常在ngL-1水平),测定天然水体汞同位素的方法面临挑战。目前,现有的预富集方法通常是基于野外采集大量的水样(几升至几查看详情
- 东北地理所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2023/08/28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因此,揭示SOC稳定性机制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物与环境学科组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分子抗性和Fe、Mn矿物保护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机制。研究...查看详情
- 化学所发展出适用于非卤溶剂加工的巨分子受体光伏材料2023/08/28有机太阳电池因轻、薄、柔及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在可穿戴和便携式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目前,基于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主要采用氯仿和氯苯等有毒的卤素溶剂进行加工。当利用非卤溶剂对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进行加工时,小分子受体在成膜过程中会易形成过度聚集,从而产生大尺度的相分离,导致严重的电荷复合和显著降低的器件效率,这限制了非卤溶剂加工工艺的发展,阻碍了有机太阳电池的商业应用。因此,改善现有受体分子的聚集特性,使其在非卤溶剂中具有合适的相分离尺寸,是当前提升..查看详情
- 新疆生地所干旱区矿区修复研究取得进展2023/08/28我国干旱区属于矿产资源丰富的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普遍恶劣、多属荒漠戈壁、严重干旱缺水、生态极为脆弱。长期以来,大规模采矿扰动与干旱脆弱生态环境的空间耦合所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较为严峻。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海量团队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和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废弃矿区开展生态恢复工程。该团队在综合分析采矿情况及其生态影响以及矿区生态修复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干旱区矿区修复面临的生态恢复目标不明确、生态用水量不足、乡土植物选择不合理、土地退化严重、恢复面积广等挑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