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地球所发现青藏高原中部古高度重建的新证据2023/08/24青藏高原的古高度是评价其环境效应及其剥蚀风化的关键。同时,古高度也是对板块碰撞过程的表征和计量,更是联系深部岩石圈地球动力学与浅表层演化的纽带。只有准确重建古高度才能正确评价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对区域与全球气候的影响。然而,目前,科学界对于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隆升的最大高度,或者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古高度重建仍存在争议。 对于高原中部的伦坡拉盆地(图1a)而言,尽管早期的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古高度重建认为在始新世末期已经达到现今的高度,而这只是基于现代水汽同位素高度效应(瑞利模型)的简单外...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实现半导体光催化硼化反应2023/08/24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戴文团队,在多相光催化硼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选用易于制备的硫化镉纳米片作为多相光催化剂,利用光生电子—空穴的协同氧化还原作用,通过选择性硼化反应,实现了烯烃、炔烃、亚胺以及芳(杂)环的高值转化,合成了硼氢化和硼取代产物。氮杂环卡宾硼烷(NHC-BH3)由于化学性质稳定且制备方法简单,近年来作为新型硼源,被应用于自由基硼化反应中。然而,大量有害的自由基引发剂或昂贵且无法回收的均相光催化剂的使用,阻碍其..查看详情
- 营养与健康所提出新的基因剂量敏感性度量2023/08/248月23日,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昕研究组撰写的题为AnRNAinformeddosagesensitivitymapreflectsintrinsicfunctionalnatureofge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新的基因剂量约束的度量方法,并基于此提出孟德尔遗传显隐性背后的内稳态原理。孟德尔遗传疾病为何会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是得到充分解答的问题。对基因剂量约束的全面度量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而由于人类群体中基因失活的查看详情
- 植物所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2023/08/24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sativaL.)。亚洲稻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对水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稻起源/驯化的历史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存在各种推论和观点。目前存在两种主流假说——一次起源(single-origin)假说和多次起源(multiple-origin)假说。前者推测水稻单次起源于中国的普通野生种(O.rufipogon),而后者认为水稻不同亚种分别起查看详情
- 合肥研究院废旧锂离子电池直接再生研究获进展2023/08/24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废旧钴酸锂电池直接再生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一种简单的“一石三鸟”固相烧结策略,可有效地将废旧钴酸锂(D-LCO)回收升级为高性能的正极材料高压钴酸锂(MNS-LCO)。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EnergyMaterials)上。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低自放电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电网级储能系统等领域。其中,钴酸锂由于固有的高能量密度以及查看详情
- 东北地理所在ALDH基因调控大豆耐低温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2023/08/24大豆【GlycinemaxL.Merr.】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和油脂产品,也是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内大豆需求的增加,大豆在黑龙江省北部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全球气候变化时常导致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春季低温,影响大豆出苗率和产量。因此,培育耐低温大豆品种对于稳定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产量至关重要。在低温环境下,植物细胞内会积累大量活性氧(ROS)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导致水分代谢失衡,甚至使植株死亡。乙醛脱氢酶(ALDHs)能够将醛转化为相应的酸类物质,从而保护植物细胞膜免受活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