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北羌塘中部中央隆起带再次发现古特提斯洋证据2023/08/23西藏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含有多种资源潜力的盆地,近年来成为油气、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地区。而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羌塘盆地中部的中央隆起带(高压变质带)是原位形成的,抑或是由北侧的金沙江带向南俯冲形成的;另一科学问题则是判断羌塘盆地中部中央隆起带是代表了原特提斯洋至古特提斯洋的连续演化还是两个洋盆的独立演化。为探究古特提斯洋的早期演化及其与原特提斯洋的关系等地质学者长期关注且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考团队多次前往...查看详情
- 面向动态表界面分析的原位液相二次离子质谱新技术研究获进展2023/08/23表界面化学是能源、环境和生命等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在分子水平上表征表界面化学,对阐明上述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化学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表界面层极薄、其物种复杂性及高度动态性,对化学测量学提出了挑战。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是迅速发展的先进表界面分析技术。而作为基于高真空环境的分析技术,SIMS难以直接分析涉及到液体的表界面。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研究员汪福意课题组,针对动态表界面分析问题以及诸多重要表界面过程处于“黑箱”状态的研究现状,基于高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Shank3突变犬听觉功能异常2023/08/23孤独症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其核心症状是社会及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感知觉信息处理障碍是孤独症的关键特征,约90的孤独症患者表现出感知觉异常。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婴儿在发育早期(社交功能还未发育成熟之前)便观察到感知觉方面的异常。然而,孤独症病人感知觉异常背后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SHANK3是孤独症患者中突变频率最高的风险基因之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组致力于研究SHANK3基因突变导致孤独症的神经机制。为了模拟孤独症病人的表型,科研团队构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揭示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区域差异及其与棕碳光吸收关联2023/08/23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提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献,但关于青藏高原区域PBAPs的性质及其对棕碳贡献的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崇抒等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阿里、北麓河和青海湖)开展研究,探讨了PBAPs关键示踪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棕碳光学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东北和西南区域生物源组分浓度较高,核心区浓度较低,高原生物源气溶胶有显著的查看详情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建立fProTracer系统2023/08/23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研究组在npjRegenerative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ProTraceridentifiespatternsofcellproliferationintissuesandunderlyingregulatorymechanism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改进并优化了先前工作的增殖追踪系统ProTracer,构建了可在体内组织中特异性追踪细胞增殖,同时,利用基因敲除工具鼠揭示了具体细胞类型增殖调控机制的新系统,并命名为funct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揭示红锥人工林随林龄固碳速率和碳储量变化规律2023/08/23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固碳水平最高,因而森林被认为是封存大气碳和逆转或减缓当前全球变暖趋势的有效方法。红锥(Castanopsishystrix)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乡土树种。在过去,广东和广西的林业部门建立了红锥人工林作为恢复该地区植被的主要造林策略。然而,尚不清楚红锥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是如何随着森林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当前对我国南方红锥人工林长期固碳能力的相关研究颇为有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博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