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病毒所在非洲猪瘟病毒药物靶点研究中获进展2023/08/28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structuresofAfricanswinefevervirustopoisomerase为题,发表在mBio上。 DNA复制、重组和染色体分离等重要生物过程中均导致DNA缠绕即DNA拓扑结构问题。若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降低细胞的生存能力。DNA拓扑异构酶广泛存在于古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一些核质大DNA病毒中。其中,Ⅱ型查看详情
- 生态中心发表关于单质磷材料环境应用的综述文章2023/08/28单质磷材料(ElementalPhosphorusMaterials,EPMs)因独特的多态性,在物质科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为更深入、系统地解析不同单质磷材料的异同点并明确其在各应用场景的价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课题组副研究员曲广波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王佳宏团队合作,在《化学学会评论》(ChemicalSociety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Renaissanceofelementalphosphorusmaterials:propertiessynthesisandapplic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揭示染色质组装因子CAF-1介导核小体装配的结构基础2023/08/25在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结构的重新建立对于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和表观遗传信息传递至关重要。DNA复制一方面破坏母链DNA的亲本核小体,另一方面新生核小体必须在DNA子链上重建。染色质组装因子CAF-1是在进化过程中保守的异源三聚体组蛋白伴侣复合物,负责将新合成的H3-H4组蛋白装配到子链DNA上,完成从头装配的核小体组装的第一步,即形成一个由DNA缠绕H3-H4四聚体组成的核小体组装中间态Tetrasome(四聚小体)。由于CAF-1与最基本生物学事件DNA复制高度耦联,因此缺少CAF-1的结构信息制约了查看详情
- 古脊椎所等在云南禄劝地区首次发现中泥盆世沟鳞鱼2023/08/25沟鳞鱼科是在泥盆纪末期就已绝灭的盾皮鱼纲胴甲鱼目中的一个单系类群,其模式属沟鳞鱼属(BothriolepisEichwald,1840)的研究历史悠久,是胴甲鱼类中分布最广泛、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属。全球发现的该属中种的数量迄今已超过60个。除模式属以外,以往得到学界认可的、归入沟鳞鱼科的属仅包括5个——发现于中国云南武定的Wufengshania、越南北部的Vietnamaspis、澳大利亚东南部的Monarolepis与Briagalepis、产于欧洲波罗的海与比利时的Grossi查看详情
- 植物所发现植物中与器官运动促成自交相关的新细胞类型2023/08/25植物一般不能自主移动,但许多植物依赖流体静力和渗透压产生大幅度的器官运动以适应外界环境。近二十年来,这一现象在生物力学和生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并取得进展,但在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仍是未被探索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印政研究组发现了植物中一种新的细胞类型,即充满水敏性粗面内质网的收缩细胞(contractilecells),不同于植物薄壁细胞,并具有特异基因组组成。 研究发现斑叶草(Chiritapumila)的柱头具有运动特性。研究通过试验证明该柱头具有水敏性,进一步通过解剖学研究查看详情
- 国家纳米中心提出纳米材料医学功能预测的理论模型2023/08/25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高兴发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团队,通过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迭代,在纳米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突破性进展。8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实现纳米材料医学功能筛选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CatalyticSignalTransductionTheoryEnabledVirtualScreeningofNanomaterialsforMedicalFunctions)为题,在线发表在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上。在经典药学教科书中,无机材料成药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