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光机所在SEL-100PW激光装置前端精密光同步方面取得进展2023/08/21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SEL-100PW激光前端精密光同步方面取得进展。科研团队基于自主建设的时间同步系统实现了超快强激光飞秒级同步。相关研究成果以Timingfluctuationcorrectionforthefrontendofa100-PWlaser为题,发表在《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HighPowerLaserScienceandEngineering)上。高精度时间同步是促进超快强激光装置与加速器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协同工作和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查看详情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族群2023/08/188月18日,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的新成果,该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探测并解析了一批脉冲星B2111+46磁层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脉冲辐射,这种矮脉冲辐射族群是国际上其他射电望远镜难以观测的脉冲星辐射新形态,揭示了脉冲星辐射濒临熄灭时其磁层结构基本不变的物理事实。脉冲星旋转时一般会周期性地辐射出射电信号。然而,一些脉冲星经常会在某些周期中辐射完全熄灭,此现象被称为“脉冲消零”。脉冲消零的可能物理原因包括磁层结构和辐射查看详情
- 蒙古高原夏季降水变率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08/18由于气温升高和降水变化,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的干旱加剧,给区域环境、水资源和农业都带来巨大影响。近些年来,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蒙古高原(MP)正在经历着严重的干旱,易发生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降水是影响干旱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近些年来的研究多致力于中国北部降水变率,而对整个蒙古高原降水变化的机理认识还不足。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揭示了1979-2021年蒙古高原夏季降水变率特征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蒙古高原夏季降水主导模态的年际和年代际波动明显。这种主导模态...查看详情
- 宁波材料所海水电解阳极腐蚀机理研究获进展2023/08/18利用海水替代淡水进行电解制氢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可持续的技术。目前,海水电解存在着阳极稳定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发现海水中高浓度的Cl-会造成阳极的严重腐蚀,导致电极快速失效。因此,科学家设计了许多具有抗Cl-腐蚀层的催化剂来提高的镍基阳极的稳定性。然而,这些耐Cl-腐蚀的阳极在碱性海水中测试的稳定性明显短于碱性模拟海水(0.5MNaCl)。因而探明海水中其他化学成分对阳极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对于提升阳极寿命、实现海水电解的工业化应用至关重要。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实验室.查看详情
- 青海盐湖所在青海玉树囊谦盆地油页岩的干馏实验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8/18油页岩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常规油气资源不足、对外依存度过高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油页岩可以提供油气,其中稀土、稀有元素和特殊矿物也比较丰富。同时,油页岩干馏残渣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学肥料等。因此,油页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油气资源丰富,常规油气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油页岩)勘查前景广阔。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马海州研究团队持续在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含盐盆地开展研究。由于油-盐共生是普遍的地质现象,在考察古近纪贡觉组含盐地层过程中...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在人工转化二氧化碳合成己糖方面获进展2023/08/17糖是人类生命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重要物质也是当今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迄今为止,人类对糖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植物类生物质资源。然而,这种传统的“二氧化碳-生物质资源-糖”的加工过程,受到植物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效率限制。更重要的是,由于土地退化和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依赖于糖类生物质资源的生产方式面临着原料供应安全和风险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将这种传统制糖过程向非糖类生物质资源制造模式转变。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糖与天然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