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植物所等揭示八倍体草莓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特征2023/08/07草莓(Fragaria)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现代八倍体栽培草莓(F.×ananassa)起源于两个八倍体野生种弗州草莓(F.virginiana)和智利草莓(F.chiloensis)的种间杂交。然而,由于草莓属系统发育解析涉及未知的祖先,同源染色体交换和不完全谱系分选等问题,学术界至今关于八倍体草莓的二倍体祖先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此外,关于八倍体草莓在驯化过程中的亚基因组的同源偏向性表达及转变模式并不明确。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库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缘种现代组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蛋白质氧化折叠在干细胞衰老中的作用2023/08/07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线粒体是细胞活性氧的主要来源。然而,内质网中蛋白质二硫键形成过程会产生副产物H2O2。据估算,它约占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产生总活性氧的25。可见,内质网来源的活性氧不容忽视。8月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磊/王志珍课题组和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合作,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报告》(EMBOReports)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题为ReducingoxidativeproteinfoldingalleviatessenescencebyminimizingER-to-nucleus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MHZ9是水稻乙烯信号途径的翻译调控因子2023/08/0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由编码基因的mRNA含量与翻译效率共同决定。翻译调控可在不改变mRNA含量的情况下,快速可逆地调控蛋白合成,有助于生物在感知内外源信号后,迅速做出应变行为。乙烯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拟南芥研究发现,EIN2通过直接或间接靶向乙烯信号负调控组分EBF1/2mRNA进行翻译抑制来激活乙烯信号。然而,这一过程是否有RNA结合蛋白的参与,以及乙烯信号在全基因组水平会有怎样的翻译调控模式,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和中国农业大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在单层MoS2偶次谐波的频移方面取得进展2023/08/07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利用强场激光驱动单层MoS2的偶次谐波频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requencyshiftofeven-orderhighharmonicgenerationinmonolayerMoS2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Express)上。固体材料中的高次谐波辐射是重要的探测物质基本性质的光谱学技术,已被用于重建晶体能带结构、探测Berry曲率和检测拓扑相变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二维层状材料备受关注,为进一步研究高次查看详情
- 上海硅酸盐所在仿生构建海胆状纳米催化剂研究中获进展2023/08/07电催化还原CO2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而热力学稳定的CO2难以被活化,制约其催化反应速率。在多数铋基硫化物中,具有层状结构和高电子迁移率的硫化铋(Bi2S3)作为一种窄带隙(~1.3eV)半导体,已成为在大电流密度下高效转化CO2的潜在材料。受植物蓟三维分级结构形貌特征以及表面通过均匀包覆植物蜡以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及微生物侵袭等功能的启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陈航榕团队与复旦大学教授郑耿锋合作,通过在3D分级结构的海胆状Bi2S3纳米花表面原位聚合导电聚合物PPy,构建了富S空位的新型Bi查看详情
- 科学家研发出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2023/08/07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作为其中一项标志性成果,可高效完成激光靶标的清洁、拆卸和换装等任务,实现了对FAST反射面上激光靶标的全自动维护,为“中国天眼”提供运维保障。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单体口径最大、观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