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工生所在谷氨酸棒杆菌突变器构建和基因组连续进化技术开发方面获进展2023/07/31谷氨酸棒杆菌是重要的工业发酵菌种,被广泛用作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品高效合成的底盘。近年来,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加速了新型高性能菌种的理性设计和改造。然而,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理性改造往往难以突破认知局限以获得适应工业发酵条件的高效菌种。适应性进化是快速提升菌种综合性能、鉴定新型功能元件的重要技术。基因组突变器可以有效提高菌株自发突变频率,实现菌株的快速连续进化。然而,谷氨酸棒杆菌遗传性状稳定,其控制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目前无可用的突变器元件和基因组连续进化技术。&ens...查看详情
-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甲烷氧化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7/31甲烷是对全球温升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在20年时间尺度上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在全球变暖和大气中甲烷含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大气甲烷的催化转化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大气甲烷具有低浓度、难吸附和高稳定性的特点,现有的热催化或者光催化技术均难以实现大气甲烷的高效转化,亟需发展新的催化治理技术和高效催化材料。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易志国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教授AdamBoies团队合作,在甲烷高效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设...查看详情
- 植物所西北牡丹色斑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07/31植物花瓣上呈现的色斑或条纹图案被称为呈色模式。不同科属物种的呈色模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花瓣特异的呈色模式在植物有性生殖、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赋予园艺作物极高的观赏价值。西北牡丹品种群的品种(以下简称“西北牡丹”)起源于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它的花瓣基部呈现出具有一定形态且边缘清晰的彩色色斑,是西北牡丹特异的呈色模式。长期以来,因缺乏参考基因组和基因功能验证体系,各品种的遗传背景复杂,其色斑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芍药查看详情
- 生态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遗留磷利用领域发表综述论文和观点论文2023/07/31温室气体减排和碳生态封存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两个关键过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续进行直接碳封存,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炭已成为促进土壤生态固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生物炭在进入土壤后的稳定机制、对土壤碳源的激发效应(图1)、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土壤应用等核心限制因素方面的认知差距,制约了生物炭材料在土壤中的安全应用。近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振刚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Sc.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揭示一种噬菌体抵抗宿主防御的机制2023/07/28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生物群体,是原核生物的病毒,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意义重大。在噬菌体和宿主漫长的竞赛中,为抵御噬菌体的入侵,原核生物进化出多种系统进行防御,如限制修饰系统、CRISPR-Cas系统以及近来不断涌现的多种引起流产感染的系统等。其中,CRISPR-Cas系统是已知的唯一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相应地,噬菌体进化出anti-CRISPR蛋白抑制Cas蛋白的切割,从而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在已知的两大类六种类型CRISPR-Cas系统里,第二大类II型的Cas9效应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查看详情
- 笼目超导体超导配对研究取得进展2023/07/28非常规超导是凝聚态物理中的前沿领域,揭示超导配对对称性及其配对机理是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由于笼目晶格的独特几何特征以及与之伴随的新颖电子特性,最近发现的笼目超导体受到关注。实验发现笼目超导体AV3Sb5A=KRbCs展现出丰富的关联物理现象,如可能的非常规超导、新奇的电荷密度波态、反常霍尔效应和向列序等。其中,超导配对虽得到大量研究,但其超导能隙是否存在节点存在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贤新联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钟益桂和教授KozoOkazaki,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施训与研究员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