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所揭示自闭症相关蛋白POGZ抑制2C基因和逆转录转座元件2023/07/28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如自闭症和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基因组测序研究表明,自闭症是高异质性遗传发育疾病。根据个体遗传背景的不同,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如智力、语言、运动行为缺陷等。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对疾病病因的深入认知,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retrovirus,ERV)是转座子的一种,来源于亿万年前感染宿主细胞的逆转录病毒。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的生殖细胞,而后随着生殖细胞传到后代。经过数百万年查看详情
- 页岩纳米通道气体差异性传输与氦气富集机理研究获进展2023/07/28沉积盆地中的页岩是天然的纳米孔隙介质。天然气及伴生特种气体如氦气等的成藏和开发均受到泥页岩地层的影响。剖析泥页岩纳米孔隙中气体差异传输行为,利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并有助于揭示含氦天然气富集成藏过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周世新研究团队,系统比较了氦气、氮气、甲烷和氦气-甲烷混合组分在页岩纳米通道的差异传输行为。研究发现:(1)对单一组分而言,氦气的表观渗透率大于氮气和甲烷,特别是在低孔隙压力条件下(图1)。(2)甲烷的表观渗透率受甲烷吸附性影响,一方面甲烷吸附效...查看详情
- 光控增效型全肿瘤细胞疫苗研究取得进展2023/07/28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效。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合作,创建了新型TCV平台,依据肿瘤进展情况在接种部位按需实施近红外光照,以此实现最佳的脉冲免疫增效。7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肿瘤疫苗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来对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有机晶体的强场太赫兹光源研究中获进展2023/07/28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有机晶体的强场太赫兹光源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ene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intenseterahertzpulsesfromDSTMScrystal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Express)上。太赫兹波因独特的频率和时间特性,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信息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当太赫兹场强达到MV/cm量级,可以实现对材料物性的超快调控,包括调控电子、声子、自旋等基础物性以及诱导材料相变查看详情
- 中国天眼FAST揭秘黑洞脉搏2023/07/277月27日,《自然》(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完成的题为《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Sub-secondperiodicradiooscillationsinamicroquasar)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在观测上表现为间歇性或长期变化查看详情
- 空间中心揭示太阳风与小行星相互作用新特征2023/07/27近年来,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已成为人类深空探索的热点。一方面,小天体保留了太阳系形成之初物质,可为研究太阳系和生命的起源提供线索。另一方面,近地小天体会对地球安全带来威胁,因而人们需要详查它的空间分布和轨道特征。我国天问二号任务将对近地小天体2016HO3进行采样返回、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绕飞研究,获取了它们的轨道参数、表面物质组分、磁化强度、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空间环境特征等,为探究小天体形成演化和表面物质迁移过程提供了数据资料。由于观测数据匮乏,目前人们对小天体周围的空间环境知之甚少,这将对...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