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高原所等揭示脂代谢调控管周肌样细胞功能和精子发生的新途径2023/07/21精子发生是产生雄性功能配子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承载着将父系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也是动物自身繁衍和物种延续的保障。各级生精细胞的发育高度依赖于睾丸体细胞的调节。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myoidcells,PTMCs)是构成曲精小管基底膜的主要细胞组分,为生殖细胞发育创造了独特的微环境。此外,管周肌样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促进精原干细胞的维持,并通过其收缩功能控制精子向睾丸网的运输。管周肌样细胞和间质细胞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但与间质细胞以及支持细胞相比,关于该类细胞发育途径、功能查看详情
- 酶催化八元氧杂桥环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07/207月1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周佳海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等合作,在《自然-催化》(NatureCatalysi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nzymaticcatalysisfavourseight-memberedoverfive-memberedringclosureinbicyclomycin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自然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酶催化八元氧杂桥环形成的新机制。八元氧杂环是天然产物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丰富了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活性多样性。尽管目前不少查看详情
- 挑战者深渊玄武岩揭示早白垩世太平洋洋壳具有印度洋型同位素特征2023/07/20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利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采集的玄武岩开展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挑战者深渊俯冲板片为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125Ma),发现这些玄武岩具有印度洋型地幔域同位素特征,深化了对马里亚纳海沟形成和俯冲过程的认识。 本研究获得了如下重要认识:(1)早白垩世太平洋MORB发育印度洋型地幔域同位素特征。研究样品具有与其他西北太平洋MORB相似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但略微富集不相容元素,具有查看详情
- 上海有机所等在自组装有机多孔分子晶体研究中获进展2023/07/20有机多孔分子晶体(PorousMolecularCrystals,PMCs)是独特的结晶多孔材料,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将离散的有机小分子组装在一起。PMCs因显著的结构动态性、优异的溶液加工能力以及卓越的再生性,逐渐受到关注。然而,与其他更为成熟的结晶网络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相比,PMCs稳定性较低且组装结构难以预测,对材料的理性设计带来了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赵延川课题组一直关注聚合物结构和组装模式之间的关联。此前,该团队利用聚合物查看详情
- 古老岩石揭示40亿年前的特殊构造体制2023/07/20板块构造是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地球早期是否存在板块构造存在争议。目前,关于这一问题存在两个模型——活动盖壳构造(mobile-lidregime)和滞盖构造(stagnant-lidregime)。活动盖壳构造区别于滞盖构造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表壳物质能够有效的通过某种形式的“俯冲”再循环进入地球深部,进而改造不同深度岩浆源区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在滞盖构造体制下,表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地球深部的效率极低。因此,研究地球早期岩石的同位素组成,是探查看详情
- 广州健康院等在开关型CAR-T研发中获进展2023/07/20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实体瘤的疗效不佳。传统CAR-T仅靶向一个或两个抗原表位,肿瘤细胞易发生抗原丢失从而产生免疫逃逸,同时,传统CAR-T在体内的激活强度难以控制,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团队、徐州医科大学徐开林团队,联合广州实验室JeanPaulThiery团队,在《细胞报告》(Cell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lymphocytesexpressingtheswitchablechimericFcreceptorC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