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所证实无序岩盐氧化物正极材料中锂离子的传导和存储机制2023/05/24在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低成本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张。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异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及储能等领域。为应对不断提高的产能需求和日益紧缺的原材料资源,高比容量、高稳定性、低成本电极材料开发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环节。2014年,研究人员基于渗流理论首次报道了无序岩盐氧化物材料(Li1+xTM1-xO2,TM为3d/4d过渡金属,x<1)在含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可以实现电化学性能激活,使得近年来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等在水凝胶固定化酶研究中获进展2023/05/24生物催化因绿色、温和、高选择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传统精细化学品制造的替代方法。而生物催化剂——酶,通常存在活性差、不稳定和难以回收利用等缺点。将酶固定化后能够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可重复使用,这使得酶固定化成为有效的策略,对生物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助推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周通带领的生物催化研究中心团队,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王玉军团队合作,开发了可行的酶固定化策略。该策略利用三氮唑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协同桥接,诱导形成多孔的酶组装水凝胶,提...查看详情
- 海洋所发现弧后深海热液系统存在碱性黑烟囱2023/05/24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地球物理快报》(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上在线发表题为DirectH2SHS-andpHmeasurementsofhigh-temperaturehydrothermalventfluidswithinsituRamanspectroscopy的文章,报道了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高温热液流体原位pH的测量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对弧后热液系统的原位探测研究中,发现受沉积物影响的高碱度热液系统高温流体的原位pH可为碱性。碱查看详情
- 西安光机所太赫兹消色差超透镜研究取得进展2023/05/24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太赫兹频段可变焦消色差超透镜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ofScience:AdvancedMaterialsandDevices上。超透镜是一种二维平面透镜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特点,可实现对太赫兹波振幅、相位、偏振等参量的灵活调控,有望解决天然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电磁响应不足而导致的效率低、体积大等问题。近年来,消色差超透镜由于能够有效消除宽频带成像产生的色差问题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在实现宽频带消色查看详情
- 半导体所在非互易光学介质几何理论方面取得进展2023/05/23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是光学和相对论的经典课题。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不久,W.Gordon,I.E.Tamm和G.V.Skrotskii等将费马原理推广到弯曲时空。1960年,J.Plebanski指出弯曲时空度规的空间分量和时空混合分量分别等价于非均匀各向异性光学介质的折射率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和反对称非互易磁电耦合参数。上述结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引力场量子效应的实验室模拟。2006年,J.Pendry和U.Leonhart提出的变换光学反过来用坐标变换设计非均匀材料以实现光线控制,在电磁隐身衣、新型波导和天查看详情
- 金属所在非共格界面的结构与物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5/23功能材料界面由于经常表现出不同于体材料的新颖物理、化学现象与性质而备受关注。比如,人们在材料界面上发现了二维电子气、界面超导、界面发光和界面磁性等。这些有趣的界面现象与性质通常归因于界面上强烈的物理与化学交互作用,因此它们大多数出现在共格界面和半共格界面上。从共格界面到半共格界面、再到非共格界面,界面上的晶格失配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了材料界面上存在不同的晶格失配调节机制和界面结构。共格界面的晶格失配小,界面失配由两相邻晶格的弹性变形来调节,界面上形成了原子间完美匹配的界面结构;半共格界面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