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所等在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Ir高效催化丁烷脱氢研究中获进展2023/05/09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陈晓雯,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和博士蔡祥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温晓东研究员等,在富缺陷石墨烯表面精准构建原子级分散Ir1单原子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丁烷脱氢制烯烃,并在亚纳米尺度下剖析烷烃脱氢对金属结构的依赖性与金属组分的依赖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烯烃是现代化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生产烯烃的直接方法是通过烷烃直接脱氢生成烯烃。近年查看详情
- 地化所在俯冲带含水矿物稳定性及热弹性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5/09含水矿物在地球内部水输运和储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在正常地温梯度条件下,含水矿物在随板块俯冲过程中会逐渐发生脱水作用。然而,在冷俯冲或者超冷俯冲的条件下,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可能会受到低温的抑制,使其可以随着俯冲板片进入更深的地球深部,进而对地球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含水矿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稳定性及热物理化学性质对精确了解水在地球内部,特别是俯冲带中的存在形式、俯冲带中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状态以及俯冲作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地学意义。黝帘石是俯冲板片中...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解析内质网塑形的分子机制2023/05/09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俊杰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OligomericscaffoldingforcurvaturegenerationbyERtubule-formingproteins的研究论文,同时在《细胞科学杂志》(JournalofCell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basisofClimp63-mediatedERlumenspacing的研究论文,这两篇论文系统解析了内质网“成管蛋白&rdq查看详情
- 海洋小单胞菌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2023/05/09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团队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及工程菌株构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iosynthesisandEngineeredOverproductionofEverninomicinswithPromisingActivityagainst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为题,在线发表在《ACS合成生物学》(ACSSyntheticBiology)上。靶向细菌核糖体的正糖霉素类天然产物具有特殊的高度修饰的寡糖骨架,与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嫦娥五号月壤中玻璃物质的奥秘2023/05/08当我们提到玻璃时,通常想到的是漂亮的落地窗、多彩的玻璃工艺品以及随处可见的电子屏幕等。玻璃不仅是重要的人造材料,而且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即使是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仍然存在由火山喷发、地质运动、陨石撞击等活动产生的丰富的玻璃物质。许多月球玻璃可以稳定存在亿万年,可以宛若地球上的琥珀一样保存古老的月球物质,并记录着其形成时的环境信息,犹如一帧帧的摄影快照记载着月球亿万年间的重要历史演化信息,因而是探索月球奥秘的重要材料。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成功采集返回了迄今为止最...查看详情
- 国家纳米中心在双曲自然材料中实现红外频段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2023/05/08为了构建基于极化激元的光电集成回路,迫切需要研发可在片上集成的纳米光源作为信息输入端口。切伦科夫辐射是由当带电粒子高速掠过介质表面激发的电磁辐射,是构筑片上纳米光源的重要路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具有带电粒子运动方向与产生电磁辐射相反的特点,可以有效屏蔽运动粒子对辐射电磁波的干扰,从而显著提升纳米光源的品质。前期已有报道在超构材料中获得了微波频段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但随着频率提升该结构电磁损耗呈指数上升,如何获得红外频段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仍是挑战。与上述超构材料中通过空间结构设计获得负折...查看详情